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团的千面英雄王兴观止研究院 [复制链接]

1#

AIMaker

「智能时代的塑造者·少年早成篇」

有些人总是念念不忘自己失去了什么,而忘记自己得到了什么。我不是那种人,我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激情,“纵情向前”才是我的态度。

——王兴

熔炉是一种宏伟而可怕的设备。在加热到充分的的灼热程度之后,它会对其中的材料进行检验。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材料会通过考验,而那些价值太低的则会被燃烧掉或者被弃置一旁。

具有优秀品质的人,能够像冶金家看待熔炉一样看待生命中的挫折。

失败是考验领导者灵魂的火焰。他们性格中隐藏的方面显现了出来,有好的,也有坏的。在熔炼的过程中,有价值的东西将被提炼或被强化,无价值的东西会被熔化。

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16年,经历了10多次的失败,这些失败的经历,成为王兴宝贵的学习材料,让他能够更清晰得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创业的信念。

01大学时代的创业启蒙

年1月10日,清华科技创业者协会成立。

发起人兼第一任会长慕岩(百合网联合创始人)写了一篇檄文,称“创业不是单干,创业是合作与表率。创业不是攫取私利,创业是奉献与无私”,打算集合一些清华同学组织活动,提倡创业精神。

也就是在这一年,王兴从福建龙岩一中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

进入大学校园不久的王兴,偶然看到了慕岩贴的的海报,二话不说,就报了名。

当时,最初看了海报来慕岩宿舍报名的仅有20来人,包括倪正东(清科集团CEO)、方兴东(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年龄最小的是王兴,才刚刚上大一。

慕岩本来想至少是大三以上,因为大一大二还是先学好功课。但是王兴非得加入协会,后来也就收了。

年,办首届清华创业计划大奖赛的时候,杨锦方是第二任会长。杨锦方打了一个多月电话四处拉赞助,最后从北电拉到了7万元赞助。当时是笔巨款,除了印海报宣传,还专门印了几千本小册子,告诉同学们怎么写商业计划。杨锦方带着王兴一起做地推,清华每个宿舍都送到。这就是王兴的第一份工作。

除此之外,王兴还要负责贴海报。贴海报颇有技巧,比如什么时间贴不会被覆盖,像晚上21点贴容易被覆盖,但是过了22点半大家都睡觉了,这时候贴就没人覆盖了。当时是秋冬天,北京的晚上很冷。估计王兴自己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他创办的美团靠强大的地推能力奠定了江湖地位。

在创业协会的那段日子,王兴被协会成员以及氛围的影响,开始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但是没有具体的目标,不知道要做什么,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一直到大四。

年即将毕业的王兴,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于是只好跟着姐姐一起出国读书。因为王兴的大学成绩不是很好,最后只去了特拉华大学(在美国排名60开外)。

他到特拉华大学的第二年,正好赶上导师7年一次的休息年。导师不在,王兴也就无事可干,每天都泡在图书馆。

年3月,一家名叫Friendster的网站在美国上线,这是全球首家SNS(SocialNetworkService,社交服务)网站。

Friendster很快走红,并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也出现了一些模仿者。

当时慕岩的同班同学田范江,也是创协的发起人之一。他在年底开始做社交网络,和Facebook是同时期,流量比当时Facebook要大。但是国内的VC都不投,说中国人怎么能创造出来美国都没有的模式。后来慕岩也做社交网络,于是两个人合在一起做。之后美国有个婚恋网站融了很多钱,投资人说,如果你们做这个方向我就投,于是转型做了百合网。

但那时慕岩觉得社交网络还是有机会的,于是给在美国读书的王兴写了邮件,转了篇分析社交网络未来的文章。

当时王兴看了师兄慕岩的邮件后,加上国外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也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于是,他马上给自己的五个同学、朋友发了邮件,邀请他们一起创业。邮件中他描述了美国SNS发展的情况,并说:“这是改变信息传播的巨大机会”。

五个收到邮件的人,有两个愿意加入王兴。

一个是下铺兄弟王慧文,农村家庭出身,经济条件不如王兴富裕,当时正在中科院声学所读研的他,从中科院退学时,王慧文账户上只剩了块,但依然愿意跟着王兴一起干。

另一个是王兴的高中同学赖斌强,那时正在北电网络(加拿大最大的通信企业)广州研发中心工作。本来拿着外企高工资,但也按捺不住创业的激情,于是也选择辞职加入了王兴的创业。

因为相信王兴,他们就这样放弃了本来安定的生活,和王兴一起加入创业的行列。

年,王兴从美国中断学业回国创业。那时的他,除了一腔热血和勇气外一无所有,但即便是这样,也依然无所畏惧。

同年3月,王兴租下清华往东3公里的海丰园小区一套三居室,在客厅摆上3张办公桌,卧室摆上3张行军床,就这样开始了创业生涯。

02创业荆棘路

创业初期,赖斌强负责前端代码,王慧文负责后端代码。王兴负责研究市场,设计产品。

那时候的他们刚刚开始,充满着创业的激情,全然不知前面将有多少艰难险阻在等着他们。

他们每天晚上干活到半夜,第二天起来,都没有时间刷牙洗脸,又接着继续干,一直干到中午再出去吃早午餐。

经过4个月地狱般的生活,第一个产品终于出炉了,叫“多多友”,是一个社区网站,他们希望不同的人们通过网站的连接能够结交朋友。

王兴深信六度空间理论(即一个人最多只要经过5个中间人,就能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认为他们做的多多友,大有发展前途。

但现实是残酷的,几个月过去了,多多友依然不温不火。

三个年轻人一边失望中找寻希望,一边又经历希望之后的失望,如此循环往复。

他们之后尝试了好几个新的项目,比如

仿照美国Invite网站做的活动邀请网站“电邀”;

拼音输入法软件JustInput;

在手机电脑间传文件的Wap中继站;

仿照谷歌地图的地图项目;

帮在国外留学的游子打印照片寄给爸妈的“游子图”;

……

但这些项目都没成功,以致于他们每过一两个月就要换一个方向。有的项目是没有市场,有的项目是技术不够,有的项目是时机还不成熟,有的项目没有找到盈利模式。总而言之,全部都失败了。

一年如无头苍蝇般的摸索期即将过去,他们还是什么都没有做出来。团队陷入了第一次危机。

年,王慧文的爷爷在知道他退学创业的消息后,气病了,去医院还检查出了癌症。刚开始家人瞒着不让他知道,后来为了给爷爷治病,王慧文又找人借了一笔钱,才填补了家里的空缺。

幸好问题发现得早,爷爷的手术很成功。但是事情给王慧文很大的打击,迟迟没有进展的事业,让他开始有危机感。

赖斌强本来有一份外企的高薪工作,来到北京,住在连暖气都没有的屋子里,心里开始胡思乱想:为什么我要如此折腾自己?自己的选择真的是对的吗?

他们三人都在默默思考着自己和公司的未来,但心里着急却没有办法。

当时,Facebook已经在美国发展得如火如荼,而他们的第一个项目多多友,虽然扔在那里一直没管,但现在居然还不断有人在登陆,很多用户会邀请自己的朋友注册,后台数据显示,平均每个用户一周会登陆一次。

王兴依然坚信国内的社交网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他们在多多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版,全面模仿Facebook,连UI(用户界面)都是照抄的。

年,校内网上线。

他们吸取了多多友因为没有推广而半死不活的教训,于是这次校内网的项目,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在校园内极力推广,比如赞助清华大学电子系学生节,让学生注册校内网抽奖获得门票;到晚自习教室黑板写“大学四年你有几个朋友?”并配上校内网的网址;春运期间租大巴送学生去火车站,必须注册校内网才能参团等等。

三个月的时间,校内网就吸引了3万用户,半年就突破了万。虽然看似前途一片美好,但是在经营过程中再次遇到了老问题——盈利。

当时国内的红杉资本想要投资校内网,问王兴校内网如何盈利,他却只给出了模糊的回答,这让投资者不明所以,校内网自此错失了一大笔资金。而此时,校内网的竞争对手占座网拿到了红杉资本万美元的投资。

这时,校内网随着用户量的剧增,服务器和带宽撑不住,网站一天到晚崩溃,急需资金的支持。此时的王兴不得不到处去找融资。

有一家美国投资机构表示了投资意向,结果做尽调的人来了以后,看到校内网的竞争对手千橡、占座网要么已经有巨额融资支撑,要么有国家政府支持,而校内网只有十来个人,蜗居在一个百来平米的民房里。投资人问:“你们是不是对这个竞争形势估计得不对?”于是,这次投资也不了了之。

后来,校内网最大的竞争对手千橡,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收购校内网。

千橡的老板,是陈一舟。

陈一舟一手创办了ChinaRen,把96级清华计算机系三分之一的人,都招到了公司麾下,其中有后来的搜狗CEO王小川、网易有道CEO周枫、盛大在线CEO许朝军等。

陈一舟的千橡互动,那年已经融资万美元,全力支持旗下的SNS网站5Q网。

陈一舟给王兴开出了一千多万的收购价,并说,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就把这钱砸到市场上做推广。

那时还心高气傲的王兴,被激怒了,愤愤不平地一口回绝了他。

但比王兴大10岁,早已见惯世面的陈一舟,有的是耐心。王兴他们四处兜兜转转拉投资的时候,陈一舟锲而不舍地一次又一次联系他们。

王兴的团队内部也出现了分歧。

四处融资失败、承受巨大压力的王兴觉得,要不把校内网卖掉算了;赖斌强也觉得继续背负巨大债务创业,压力太大;而王慧文却认为苦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抓到这么一个好项目,做成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就这样放弃,太可惜了。

团队成员各执己见,僵持了两个星期,大家都认识到,再这样下去,团队就要散了,再加上陈一舟又提高了收购价,最终大家决定以万美元卖掉。

做出决定的那一晚,几个兄弟去吃夜宵,喝得酩酊大醉,嚎啕大哭。

王兴他们虽然失去了自己一手拉扯大的校内网,但是手里拥有了约万人民币。

领导者不是毫无瑕疵的,有时为了保存实力,必须做出妥协。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次,王兴和团队的妥协,无疑是无奈之举,但至少保存了团队的实力,还得到了一定的资金储备,以便在更好的时机争取胜利。

6年,得到了校内网的陈一舟,将校内和5Q合并。8年,校内网改为人人网。年,人人网上市。

03数次跌倒之后,再爬起来

多次的失败,对于王兴来说,似乎是家常便饭。这次好一点,至少校内网还是活着的。王兴很快从失败中恢复过来,重新开启了下一次创业的征程。

7年3月,穆荣均发现一个上线才半年的美国网站Twitter发展迅猛,他给王兴发了封邮件,让王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