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4577569.html《琥珀》这篇课文是根据德国著名科普作家柏吉尔所著《乌拉波拉故事集》中的故事改写而成的。文中推测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没有进行科学知识的抽象讲解,而是采用生动的讲故事的形式。这样的形式既贴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篇文虽然是小学课本里的一篇文章,但也非常适合成年人来读,来了解远古时代地球上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一、自学预习整体目标
1.学习生字: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品味内容:默读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说一说琥珀的形成过程。
4.学习方法:朗读、默读、圈画、批注
二、自学指导
(一)认读生字
11个二类生字,要求能够认读;15个一类生字,要能组词、能默写。
这些字大多为形声字,识记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偏旁和部首的搭配,与已经学会的熟字区分开。
15个词语要求会写会默,了解词语含义。
本课要求读准多音字“扎”的读音,有三个读音,可以通过意义来区分。表示“勉强支持”时读zhá,如挣扎;表示“捆”或量词“把儿、捆儿”时读zā,,如包扎、捆扎、扎辫子;表示“刺、驻、钻”时读zhā,如扎针、扎手、扎实、扎营、扎堆。
(二)读课文
本课生字词语较多,听读和朗读的时候,都要格外注意。
05:45
第一遍,听读,可以跟读。
第二遍,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第三遍,默读,发现问题并提出来尝试解决。
请先完成预习单,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请先完成预习单,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三、课文内容学习
琥珀
这就是美丽的琥珀,看着它,你能想到什么?走,我们去听一个故事。
故事要从四种事物说起:太阳、松脂、苍蝇、蜘蛛
太阳、松脂、苍蝇、蜘蛛,它们将共同造就这块异常奇丽的琥珀。
1.写太阳的三处:暖暖、火热、热辣辣,可见天气越来越热。在此天气下,松脂才能越积越厚。
2.写松脂的两处:松脂的香味、厚厚的松脂,松脂已经准备就绪,就等主人公出场了。
3.苍蝇和蜘蛛:轻松悠闲的苍蝇、小心翼翼的蜘蛛。(找写它们的词语)
故事继续上演!
之所以会有琥珀,是先有的松脂球。要有松脂球,得有松树,天气还得热。要形成琥珀还得有动物或植物在里面。缺一不可。
回头看第7段,正当蜘蛛想吃一顿美餐时,松脂从上面滴下来(注意这个“滴”字,我们能用得到),包住了它和苍蝇(也注意“包”字)。
再看段8、9段,跑是跑不掉了,分是分不开了。松脂越滴越多,终于积成一个松脂球。随着地球万年的变化,被埋在了泥沙之下。
琥珀的形成过程是不是清楚了呢?用哪四个字可以概括这一过程呢?聪明的你说一说哟。
故事还在继续,停不下来
四、总结
(一)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1、2)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
第二部分:(3~12)琥珀的形成过程。
(3-9)松脂球的形成,(10-12)和化石两部分。
第三部分:(13~17)琥珀的发现过程。
第四部分:(18)这块琥珀的样子和科学价值。
(二)这篇课文有的内容是推理得来的,有的内容是真实的
琥珀的形成是推测出来的,琥珀的发现和样子及其科学价值是真实的。
(三)补充:琥珀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植物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奇丽异常,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年3月6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在万年左右。
五、知识点整理
本课生字词语知识点
课后习题答案:
一、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如“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三、“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推测的依据是什么吧!
1、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依据:这块琥珀是由一颗松脂球形成的,而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天气热,因为只有太阳很毒辣,才能把老松树上的厚厚的松脂晒化,才能不断滴下松脂。)
2、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依据:两只小虫体积很大,因此需是一大滴松脂。琥珀中有蜘蛛和苍蝇两只小虫,因此推测它们是一齐被包住。)
如果图片不清楚或者不方便使用,可以联系我发word打印版。
如有遗漏或错误之处,敬请联系,祝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