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琥珀教学设 [复制链接]

1#
新疆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1019/9578017.html

5《琥珀》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琥珀、怒、挣扎”等词语。

3.借助文字想象画面,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用自己的话说说胡珀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琥珀、怒、挣扎”等词语。

2.借助文字想象画面,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用自己的话说说胡珀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到一个词:沧海桑田(板书)。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预设:世界的变化非常的大,曾经的陆地变成海洋,海洋又变成陆地······)。同学们不仅阅历丰富,用词也是非常丰富得当。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上,有一种神奇的东西“琥珀”,就形成于沧海桑田的变化中。那到底什么是琥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吧!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琥珀”是什么样子的。

(4)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5)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试着解决。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琥珀、怒、挣扎”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餐”的写法和笔顺。

(4)琥珀是松脂球经历几万年甚至几亿年,变成化石,最后形成了琥珀。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6)罗列问题,在问中国找答案,同桌讨论解决。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中的琥珀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哪些条件?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夏日天气炎热,小昆虫刚巧碰在一起。

*这些小动物是如何聚在一起的?(预设:小苍蝇在松树上修整,它的天敌蜘蛛慢慢靠近它,为了吃掉它)

*想象下,蜘蛛靠近苍蝇,是怎样的动作?请同学做这个动作。

*指导朗读,读出蜘蛛靠近时的小心翼翼。

预设二:松脂滴落。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这时候的苍蝇和蜘蛛又是什么反应?

*这时候为什么不动的?它们心里会想什么?

*理解”前俯后仰”含义,感受小昆虫的力不从心。

*指导朗读,“挣扎”重读,读慢些。

预设三:松脂又继续滴下来。

*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松脂刚好把小昆虫包裹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松脂球,这也是后面琥珀形成的关键。试想,如果没有松脂覆盖,可以吗?(预设:可以,只不过里面的小昆虫会支离破碎不完整)

*这时候的琥珀化石形成了吗?还需要什么条件?(预设:时间)

*这时间的沉淀,是需要多久?应该怎么读好这些时间呢?(预设:情感层层递进)

*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的形成步骤有哪些。

5.采用范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琥珀》这篇课文,知道了琥珀形成需要蜘蛛苍蝇两个天敌刚巧相遇,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松脂把它们淹没了,而后又继续滴下来,覆盖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松脂球。这时候的琥珀的形成,还需要时间的沉淀。那着琥珀又是怎样被发现的?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琥珀的奇妙变化故事,告诉父母。

六.板书

琥珀

苍蝇蜘蛛松脂滴落

松脂覆盖时间沉淀

5《琥珀》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别有情趣的语言文字,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3.体会文章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2.体会文章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

1.课件出示生词“琥珀、怒、挣扎”等。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指名说说上节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补充

师总结:琥珀形成需要蜘蛛苍蝇两个天敌刚巧相遇,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松脂把它们淹没了,而后又继续滴下来,覆盖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松脂球。这时候的琥珀的形成,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课文11-18小节

1.出示任务:

1)默读课文11-18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2)这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又从琥珀中发现了怎样的故事?圈画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互学,取长补短。

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小男孩不小心踩到。

1)这段文字,你喜欢哪些词句?简要说说原因。

2)边读边想象画面,文中的第11小节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可以用什么?(沧海桑田)

3)踩到这块化石的小男孩,在没有挖出来之前,他会以为踩到了什么?

4)思考:松脂化石主要在森林出现,而现在却在沙滩被挖出来,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又给你怎样的启示?

5)爸爸告诉孩子“这是琥珀。请你根据上一节课的所学内容向小男孩解释一下琥珀吧。

6)分角色朗读,读出时间的变迁,以及小男孩的欣喜。

预设二:根据琥珀,可推测远古的故事。

1)这是一只怎样的琥珀?出示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通过观察这个琥珀,你能想象当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吗?

3)理解“推测”的含义,并联系琥珀形成过程,说说课后第3题推测的依据。

4)课文为什么说,根据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景呢?(可以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5)有感情朗读。

5.出示课前提出的问题,逐一去回顾,再次解决;说说解决的方法。

6.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次感受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以及琥珀形成的过程。

三.拓展。

阅读链接对比阅读,感受文字在表达上的不同。

说说你喜欢哪种表达方式,为什么?

展开奇思妙想,按照个人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一篇你想象的奇妙发明。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琥珀》这篇课文,知道了根据琥珀的形成过程可以推测几万年前发生的奇妙故事。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去自然界探索更多的奇妙事情。解开世界变化的奥秘。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寻找琥珀的其他资料,课后交流。

六.板书

琥珀

苍蝇蜘蛛松脂滴落

松脂覆盖时间沉淀

沧海桑田准确推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