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南北两横快速路分设8对5对出入口保畅通
[导读]长春市目前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67万辆,同时,长春近年每年机动车的增长率都始终保持在10%-20%之间的高位。而2008年一项交通调查资料数据已显示:台北大街、自由大路、卫星路、南湖大路、东盛大街、人民大街、青年路等主要道路高峰小时已接近饱和。
台北大街与凯旋路交会处将建设互通式立交桥凯旋路桥墩已经基本架设完毕
■写在前面
城市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
快速路提速长春国际化进程
据官方数据显示,长春市目前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67万辆,同时,长春近年每年机动车的增长率都始终保持在10%-20%之间的高位。而2008年一项交通调查资料数据已显示:台北大街、自由大路、卫星路、南湖大路、东盛大街、人民大街、青年路等主要道路高峰小时已接近饱和,部分路段已处于过饱和状态。
而从目前长春市居住人口分布情况看,中心城区人口分布总体呈中心区密集到外围疏松的分布特征。数据显示:一环路内用地面积16.4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3.15万人/平方公里;一二环路之间用地面积54.3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38万人/平方公里;二三环路之间用地面积92.1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0.93万人/平方公里;三环路以外用地面积606.4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0.09万人/平方公里。一环路内城市用地性质以商业、办公、居住、娱乐为主,16.42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大约集中了24.3%的就业岗位,向心出行交通过度集中。
长春市早期发展主要集中在三环以内,土地开发密度较低,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和四环路与其他道路相交形式采用平面交叉口,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产业布局、空间结构调整,带给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和四环路巨大交通压力,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现状一定程度地制约了城市继续发展,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长春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城市快速路的修建,势在必行。东部,长春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区之一,区域发展历史悠久,交通拥堵问题尤为突出,更是急迫需要得到解决。
【规划】
南横
设8对出入口
北横
设5对出入口
长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办主任徐俭告诉,所谓
南横
,指的就是南部快速路,这是一条由硅谷大街、卫星路组成的路线走廊,路线长13.55km。所谓
北横
,指的就是北部快速路,这是一条由花莲路、青冈路、台北大街、铁北四路、东荣大路组成的路线走廊,路线长15.65km。其中,
南横
将跨越飞跃路、轻轨3号线、前进大街、亚泰大街、临河街、仙台大街、会展大街等几条主要街路,同时,该快速路在经过人民大街时,将采取隧道下穿的方式,主线布置在地下,辅路布置在地面层,隧道部分双向6车道,地面部分双向6~8车道,道路红线宽56~60米。
北横
将跨越基隆街、青年路、凯旋路、北人民大街、九台路、远达大街、东三环路等主要街路。
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为了方便快速路与地面交通的有效衔接,规划部门在设计快速路时,平均每1.5至2公里,就设置一对出入口。南部快速路共布置出入口8对,平均1.5公里一出入口,全程设计立交桥4座。卫光街穿越人民大街部分采用隧道式,飞跃中路至卫光街、南关区检察院至虹桥街采用高架式快速路,硅谷立交到飞跃中路采用地面式快速路。北部快速路布置出入口5对,平均1.8公里一个,全程设计立交桥4座。三环以内以高架为主,三环路以外以地面为主。
此外,徐俭还表示,南部快速路和北部快速路的时速设计,同东、西两条快速路一样,都是最低时速60公里。这也就意味着,当
两横两纵
快速路建成之后,这几条路将成为中心城区内、外交通转换的重要枢纽,对二环路以内的车流量起到很好的疏散和吸引作用,使净月区、高新区、经开区、宽城北区、西新区、南部新城等城市外围区域向城市中心的通行能力极大提升,使二环路沿线的通行时间由70分钟/圈提升至35分钟/圈。穿越中心城区行驶10公里,仅需要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