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用中药治疗 https://m.39.net/pf/a_4633653.html为什么选择做义工呢,大概是源于从小就喜欢无偿付出帮助别人所能带给自己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吧。
义工前的培训
培训主要包括语言、文化习俗、义工内容。说是培训,其实比较像平时的聊天,算上老师也一共只有四个人而已。第一次听着如此高强度的尼泊尔口音的英语,实在是……
踏上义工之路
培训结束后的次日清晨,一个人孤零零的坐上了开往湖滨小城博卡拉的大巴车。即将入住的家庭的男主人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开车接我,而是要和我一起乘坐公交车。他的腿脚不太利索,像是受过伤落下的残疾。破旧的车厢里塞满了人,多亏男主人帮忙,不然还真上不去。车里的乘客们看着背着大包的我,充满了好奇。那是一个漫长的下午,我不知道前方等待自己的是什么,虽然沿途田园风光很美,我却心不在焉,只顾在车顶上也坐了人的拥挤公交车中找到一个能容下我和我的大背包的空间。
主人家有个大院子,大门是个简约版的篱笆。院子左手边是个两层的房屋,第二层看起来是空的,不知道是干啥用的。一层一进门左手边的屋子是给客人住的,这里也是我未来10多天的家。其他房屋住着男主人的二女儿一家。
收拾妥当,天色已暗。虽然已经饿了,却并不怎么想去吃饭,那样就要去主人家的大厅,就不得不和家里人打招呼聊天了,面对印度口音浓重的英语,我不禁怀疑起自己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听力,到底是否足以应对接下来的十多天生活。
万事开头难,第一个夜晚也没有那么容易。嘎嘎作响的电风扇只工作了一会就断了,屋里又开始闷热:艰难的一路,居住条件简单的小屋,卫生条件一般的设施,难以理解的口音,还有未知的工作,哦对了,还有屋里的各种“小动物”。我开始对自己产生了质疑——我为什么要来这里,为什么要花钱来这里受罪,我好好和小伙伴们吃喝玩乐不行么?这一刻,我似乎真的感到了绝望。
充满挑战的教师体验
清晨7点开始早自习,实际上就是看着孩子们在迷你图书馆里写写作业。早饭过后,上午的课程从10点开始。
学校一共6位教师,普遍都在30、40岁左右。校园类似椭圆形,大概50米长25米宽的样子。校园内只有一座蓝白两色的两层建筑,准确说来是一层半,因为二层只有一间屋子。一层是六间教室,每个屋子是一个年级,孩子们从4、5岁到13、4岁不等。二层是图书馆和教师办公室。老师带我来到办公室,给了我本英语书让我准备上课。我蒙了——我的义工项目名称是儿童中心助教,似乎应该给老师打下手。几分钟后,我的疑惑被解开,神马助教不助教,老老实实的下楼给学生们上课吧,你就是老师!
第一节课,教英语,三年级的孩子们大概8岁左右。简单的尼泊尔语问候得到了孩子们的回应,孩子们显然对我这个新来的老师比较好奇,他们安静的听我说话。好景不长,他们的本性终于显露了,一个个的调皮捣蛋,我尝试大声朗读英文单词来吸引他们的注意让班级安静下来,但是失败了。我又试图一言不发来让他们察觉气氛不对然后自觉安静,不出预料的依然不管用。几番试探都告吹后,我彻底放弃了这种方式。既然集体教学不奏效,那我就一个一个来吧!趁着刚才安静的劲赶紧把单词带着读一遍,然后就开始逐个教学,我读一遍学生读一遍,直到我确定他能基本正确的发音,才开始下一个单词或者下一个学生。
在我逐个教学生的时候,20来平米的屋子就成了其他孩子,尤其是男生们的乐园,有在地上画格子玩跳房子的,有意见不合争吵的,还有跑到黑板上胡乱涂画的。我不得不多次中段,连哄带求的让他们回到座位上安静一会好好看会书。不过每次也真的就只能安静那么一会,新的一拨吵闹很快就会来袭……
同样的两个半小时,下午过得似乎比上午要更漫长一些。受自身水平所限,老师总是让我去二三年级的教室面对叽叽喳喳的孩子们,几乎从一上课就盼着下课。我努力避免过多的掏出手机看时间,不仅是避免让孩子看到好奇想上手,更是不想让自己觉得时间太慢而失望。此时的我对于放学的期盼之情,恐怕远胜过学生时代。
铃声敲响的时,全身都会放松下来。校园内,学生们在老师的注视下自觉地排好了几队,就像上学时我们准备做操那样。当老师们开始面向学生们说话时,喧闹的队伍立刻安静下来。孩子们整齐的将自己的右手放在胸口,半闭双眼,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唱着歌。尽管我完全听不懂,但从他们用心的样子猜测,那应该是国歌吧。随着歌声的结束,校园也渐渐趋于安静。跟随学生的脚步,我和他们一起回家。此刻乡间的风景,无比美好。身体内似有一种电流通过,就像喜欢的女生对我眨了眨眼睛。
艰难的时刻总是很多
我曾被指派讲授低年级同学自然课。习惯性从讲单词入手,都教过一遍后,开始在黑板上用配图来讲解植物如何分类、动物如何成长。虽然只是给二年级的学生教课,但毕竟其他老师是用母语,而我却要用英语,本来我的英语水平就算不上多么出类拔萃,表达也不敢说很清晰,而7、8岁的孩子们的英语水平更是难以捉摸,他们能听懂学会的东西,怕是只会少得可怜。
夜深人静之时,偶尔会有一些意外发生。在一个刚刚下过雨的夜晚,耳边传来了尖利的叫声,只见一只老鼠飞快地从房间内卷帘门一侧跑进来,又从房间门缝跑了出去。想当初刚来的时候,屋里的苍蝇蚊子蜘蛛潮虫就已经够受的了,但是跟老鼠比起来,他们是多么的可爱。尤其是安静的蜘蛛,你不犯它,它绝不招惹你。或是在放学归来的下午,发现一大群红蚂蚁占领了我的床头。虽然在折腾了半小时后床铺被主人打扫干净了。但临睡前,依然要在床头洒上不少风油精来驱虫……
坚持下去的动力
而能够让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则是学生们带给我的感动。给高年级的孩子上课时,我再也不用一对一劳神,孩子们会认真的抄写我在黑板上写下的要点,也会整齐的朗读课文,提问会规规矩矩的举手。某天即将下课时,几个活泼的男孩大声喊着要我教他们学中文。正在我犹豫不决时,附和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那就从日常用语开始吧。一笔一划的写上汉字,标上汉语拼音,写上英文或尼泊尔语的注释。虽然我本来打算教完读音才教如何写,但看着他们十分别扭却又格外认真的写着方块字,我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切的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妮昊”、“ShieShie”、“栽见”,孩子们努力试图把掌握陌生的语言,我一遍一遍的大声领读,在我纠正个别同学读音的时候,其他同学也在认真的练习。我的教室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有秩序有氛围,门口的校长也满意的笑着。
放学时,身边此起彼伏的都是“你好谢谢再见”,我甚至来不及一一和他们打招呼,孩子们围着我不停的问这问那,临别时一句清晰的再见,再苦再累,我都愿意。
突如其来的告别
在距离义工结束还有3天的那个中午,校长神采飞扬的告诉我们,学校会为神牛节放假三天。然而,我的义工恰恰就是三天后结束。这也就意味着,留给我和孩子们的时间,只有即将到来的放学了!留给我的时间,只剩不到半小时了,周末即将到来的兴奋之情完全被意外打碎,我马上就要和孩子们分开了,我甚至都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和孩子们说再见!我不敢相信,反复和校长确认,事实证明我没有听错。我告知了校长我的日程,校长表示惋惜,同时校长和几位老师也一一和我告别。窗外的铃声已经响起,孩子们已经跑出教室准备站队了……
我尽所能地留下这里的一切。孩子们是那么的可爱,笑容是那么的纯净,而我的内心,是那么的不舍……
像往常一样,孩子们站好了整齐的队伍。然而对我,这些都是最后一次了——我努力让自己平静,最后一次听调皮的学生们唱起了国歌。并不知道我即将告别的孩子们,故意用力击掌和我说再见,脸上带着一贯的顽皮笑容,他们的中文说得越来越好了。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努力才没让泪水流出来,微笑在那一刻那么容易,却又那么难……
短短12天的生活,感慨良多。虽然我是自愿来学校帮忙的义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愈发觉得,相比于这一切所能给予我的,我所能做的实在微不足道。学校中的学生们可能会经历十数个像我一样的义工,或许很快他们就会忘掉那个来自中国的我,但对于我,这段义工生活却会是我的唯一,被我珍视,仿佛我才是那个来接受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