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贴一个有趣的讨论,有的人说「除四害」除的是:麻雀、老鼠、蚊子、苍蝇。有的人说是:蚊子、苍蝇、老鼠、蟑螂。
那么问题来了,上个世纪50年代轰轰烈烈发起的「除四害」卫生运动中,到底麻雀是不是「四害」之一?
在农村,麻雀可以说是哪哪都能看见,它们是社交性鸟类,会三五成群地一起觅食、筑巢和防御领地,但是人们似乎很少看到死去的麻雀尸体,它们死后都人间蒸发了吗?
麻雀是一种适应性能力非常强的鸟类,在还没有高楼大厦以前,麻雀遍布宁静的乡村,每每到了收获的季节,它们就会叽叽喳喳地往农田里吃水稻、吃麦子,要是没有人专门看着,两天内必定所有的谷物都被倒伏或者损害掉。
除了谷物种子,麻雀也会捕食昆虫、果实或者浆果来饱腹,当时的防治技术有限,只能控制一定程度控制麻雀的数量。
后来经济发展起来了,大片的农村拆迁成了城镇,原本提供植物性食物的栖息地没有了,麻雀也依然能够靠面包屑、菜市场残渣、垃圾站的厨余垃圾过日子,因此野性十足的麻雀还是很常见的。
相反,以前在屋檐下筑巢的燕子很多,但城市里孔洞都被补起来了,燕子失去了可以筑巢的场所,数量便因此断崖式下跌。
麻雀的平均寿命只有2-3年,但在野外的天敌如猫、蛇、鹰等猛禽很多,再加上疾病的困扰,野外生活的麻雀通常活不过1年。
数量多,寿命短的麻雀,照理每一年都应该有大量的个体死亡,那些尸体到底跑哪里去了呢?难道会像家犬一样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然后飞到深山老林里结束自己的一生?
其实不然,麻雀最有可能的是被其他动物吃掉。一般而言,蛇吃麻雀就跟人吃鸡蛋一样容易,直接一口吞掉,自然就连根毛都看不见。而鹰、隼等猛禽也会把它们击杀之后,叼回巢穴喂养幼雏。
当然,吃麻雀最多的肯定是猫咪啦,有数据表明,每年被流浪猫吃掉的鸟类多达26-55亿只,其中就包括大量的麻雀。
再者,如果麻雀有幸不被天敌吞食掉,多数就是老死在自己的巢穴里边,因为麻雀是领地意识非常强的鸟类,如果知道自己即将油尽灯枯,它就会呆在巢穴里哪都不去。
刨除这两者的麻雀,死后也会掉落在地上,只不过它们选择栖息的地方多有灌木丛。麻雀背部羽毛的颜色为黄褐色,和枯枝、落叶颜色相近,即使掉落在树下或者灌木丛里,如果没有仔细的观察也很难被发现。
更何况城市里每一天都有5点钟就开始工作的环卫工人,如果发现麻雀尸体也肯定被打扫到垃圾堆里去了,赶8点钟早高峰的打工人也没有机会看见。
注:图源于网络,侵删。
#热点引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