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0年男孩被怀疑划伤奥迪,父亲都认了 [复制链接]

1#

年,国庆小长假的最后一天,重庆的王先生没有抓住假期的尾巴好好休息,而是与民警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停车场的监控录像。

原来,当天他在准备开车的时候,竟发现自己刚买没多久的奥迪车上多了很多触目惊心的划痕!这一幕让他大为恼怒,这车他平时对其倍加爱护,没想到停了一晚后就“突发横祸”,更没想到“凶手”竟是一个10岁小男孩。

那么,小男孩为何要这样做?是调皮捣蛋还是另有隐情?最后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离奇的划痕

那天前一天晚上,王先生趁着最后两天的闲暇时间来到朋友的住处喝酒谈心,酒过三巡,与朋友相谈甚欢,看着窗外朦胧的夜景以及朋友诚恳的挽留,王先生便决定在朋友家休息一晚再行回家。

第二日中午,才告别了朋友,准备开车回家,便来到附近的停车场内取车,刚准备上车,却注意到车把手附近的划痕,按理说,平日里就比较马虎的他一般也不会注意到这番,然而这划痕可谓是触目惊心,让王先生好生心疼,便关了车门,准备查看一下车身。

这一看,简直让王先生心脏病都快犯了,原来是他的爱车浑身上下都被划了个遍,就连保险杠都不能避免。想着这车才买了半年左右,竟然莫名其妙地被划了好几道,这让王先生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自己平日里也比较好说话,与人素未结怨,并且自己老老实实地停在车位上,与别人井水不犯河水,不管怎样,王先生都想不出自己爱车惨遭毒手的缘由。

最后王先生只好作罢,想想还是自认倒霉,将车修上吧,然而4s店给出的维修价位都是一万块钱,即使是小的汽修厂也得花费好几大千,这下王先生坐不住了,不能白白吃了哑巴亏,于是便拨通了报警电话。

很快警察便赶到了现场。

“你看,这里也是,这里也是,还有这里,都有划痕!”

“如果我接受几千块钱,我真的不愿意出这么多钱,而且我还是新车。”

王先生告诉警察,自己是到这边来玩儿的,昨天下午才开车到这里停车,昨晚在朋友家玩儿了一晚上,今天车子就被划了。

但是王先生也不停地强调到,自己开车过来爱车是崭新的,绝对不是这样的。面对王先生激动的情绪,民警先对王先生进行了安抚,表示先让王先生稍安勿躁,等自己先看一下现场再说。

随后民警便安排工作人员前往监控室调取监控,然后便开始在车身四周检查了起来。经检查,民警发现,这些划痕都不似简单的剐蹭,甚至像是有人恶意报复似的,因为大部分刮痕还能刮出一层白色粉末。

监控录像

既然有蓄意报复的意图,民警便询问起王先生来,王先生听了也很惊讶,他表示自己只是来这边吃饭,这边熟悉的人都没有,更不可能说是结仇了。听了王先生的话民警也不禁纳闷,无冤无仇怎么可能下此毒手呢。

据在场民警描述,自己当时在现场查看的时候发现了王先生车辆上的划痕并不是老旧痕迹,感觉是刚刚划过不久,并且王先生从停车到现在还没超过两天,所以调查范围一下子大大缩减了,于是民警便开始对停车场门口的公共录像带进行进一步筛选。

在近39小时的间隔中,视频显示,有且仅有一人路过了王先生的奥迪车,并且在其周围绕来绕去,这一奇怪的举动很快便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但是,由于公共录像带的局限性,车辆停放的右侧被遮住了,所以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等当事人到现场确认了。

但是,视频中的这个“路人”竟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岁左右的小男孩。

只见视频中,有个小男孩儿从奥迪车对侧的宝马车上下来,然后在宝马车旁边的空地处随意晃了两下,便径直走向了奥迪车。

只见小男孩围着奥迪车走来走去,时不时还用手在车身上抚摸着什么,因为距离较远,确实看不清楚男孩的手部动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从监控摄像头里可以清晰地看到,男孩儿多次伸手触碰了这辆奥迪车。

看完监控王先生也是一脸疑惑,他表示自己从未见过这个男孩,即使是对方下来的宝马车自己也是从未接触过的,想不清楚究竟有什么事情,值得对方这样做。

并且,监控录像带里面对男孩儿的动作也看不真切,所以警方决定联系到这名小孩子及其家人,让当事人到现场来陈述到底发生了什么。

熊孩子的“闯祸”

很快在民警的寻找下,宝马车主刘先生便来到了现场,与他一并前来的还有他十岁的儿子。而这个小朋友出现的时候,民警和王先生一眼便认出了他,原来他还穿着那日“划伤”奥迪车时的衣服。

在汇合后,“嫌疑人”很快便来到了现场,围观路人见状,纷纷议论了起来,还不经过民警询问,他们便开始抛出自己的猜测。

“这种娃娃就是坏,肯定是把人家车子划了。”

“没想到有监控吧,做了坏事还不想承认,真的坏。”

“没教育好娃娃,自然有社会来教育。”

……

一时间孩子在众说纷纭中也不自觉地低下了头,孩子的爸爸见状,立刻挡在了孩子面前,并表示自己的孩子不会做那种事情,事情还有待调查,让现场的围观群众“嘴下留情”。

述(最多18字

由于人群的围观,现场一度很混乱,于是民警疏散了人群,便让当事人一道去看监控录像带,以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看完监控后,孩子的父亲也很是震惊,转头看向自己的孩子却发现孩子也正一脸茫然地盯着自己。

想想事情发生的那天,刘先生一家人正准备出去玩儿,于是便在整理车子的后备箱,准备放一些外出游玩儿的衣物、饮料等,当时刘先生正在帮助孩子的奶奶整理后备箱,而小男孩儿就站在宝马车旁,宝马车对面,则是王先生的奥迪车。

只见监控中,男孩儿盯着奥迪车看了好一会儿,随后刘先生便开始检查车辆,孩子的奶奶则上了车。

这时候小男孩儿便开始一步步靠近奥迪车,只见他走上前去,拿出一只手在空中逗弄着什么,然后便围着奥迪车打转,这时候男孩儿的爷爷来了,一家人便坐上车离开了停车场。

刘先生随即便表示,自己的儿子绝对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刘先生说,自己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这个孩子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他有着自己的心思,平日里就喜欢逗弄昆虫,心性单纯,平日里也比较安静,并不是个调皮的孩子,那天他绝对不可能划车!

难道真的如男子所说,是大家误解了小男孩吗?

述(最多18字

家长的话语始终不是当事人,于是民警便又将男孩儿带到了王先生的车前,询问他“这些划痕你知道怎么来的吗?”

小男孩儿坚定地摇了摇头。

在看到下男孩儿的反应后,还不等王先生和民警反应,群众便坐不住了,直接说到

“你看,这就是‘熊孩子’。“

“就是这个娃娃,不承认不代表没有错。“

……

几声话语,不大不小,却恰恰好刺进了耳朵里,让小男孩儿一下就红了眼眶,一时间不知所措。

男子见状,便立即将孩子护在了身后,为了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刘先生决定与王先生和解,表示自己愿意承担修车的费用,并现场支付了元,表示后续费用也将继续承担。

双方达成了一致和解,但是民警邹兴民却不这样想。

因为那一声声刺耳的话语让他觉得这个世界一定要还给孩子一个真相。

于是他便整日扎根于监控室,决定对案件再作进一步分析。

另一边,刘先生回到家中也并没有对孩子甩脸色,而是在床边与孩子坐在一起,语重心长地表示道:

孩子,今天这个事儿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你别担心,就算是你做的,爸爸也原谅你,反正钱已经付了,我只是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看着孩子欲言又止的表情,刘先生便拍了拍男孩子的背,表示,出了钱也不能代表事情就是你做的,我们可以一起来寻找事情的真相,无论真相如何,爸爸始终站在你这边。

不知道是不是父亲一番话语戳中了小男孩儿的心,很快,小男孩儿的眼眶便红了起来,随即眼泪便夺眶而出,一边哭,还一边说到,不是自己做的,自己当时只是看到了车上有只苍蝇,太无聊了,想去逗弄一下而已。

听到此处,刘先生明白了,事情肯定不是看到的那么简单,于是便立即联系了当日的邹兴华警官,而此时邹兴华也从监控录像带里发现了蹊跷。

真相大白

终于,时隔几日,几人又来到了当地派出所,对当时的监控录像带再作分析。

邹兴华对着监控讲到

“你看这个孩子虽然在奥迪车附近打转,但是却并没有触摸过车辆,即使有两次抬手也只不过是在空中挥舞,并且车身上有两处划痕较高,以小男孩儿的身高是不可能径直走过去就能划到的。

而且在视频中,男孩子一次跳跃的动作都没有,并且男孩在经过监控测车身时手是放在衣兜里的,并没有拿出来,并且衣服也穿戴整齐了,并不存在拉链划伤的问题。”

在反复观看了监控后,王先生也表示确实是这样,但是自己的车怎么会凭空就出现了一堆划痕呢?

面对王先生的提问,邹兴华便立即打开了另外两组监控摄像头。邹兴华表示,王先生的车可能在停到朋友家之前就已经被划伤了。

根据两端路口的监控录像带可以看到,王先生的车确实在停到停车场之前,车身上已经有明显的划痕了。

得知真相后,王先生立即对小男孩儿表示了歉意,并且退还了刘先生之前预付的元钱。事情真相大白,双方都达成了和解。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也不禁开始反思,有时候碎片化的信息,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杀死”熊孩子,竟然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大家在得到碎片化信息进行围观时,有没有真正地做到三思而后行?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熊孩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各种“熊孩子”新闻层出不穷,好像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有孩子出现的地方,那么他一定会被冠以“熊”的标签。

好像现在的网络四处都充斥着“熊孩子”新闻,在无形之中,慢慢地埋下了导火索,任何一次情绪的煽动,都能让这份怒气,点燃了大家对熊孩子的恐惧与仇视。

有时候想想,作为成年人,我们本应该拥有比孩子更多的缜密和理智,为什么更多的时候我们却凭借感情和冲动去下定义。

即使是作为事件的旁观者,却成为了声音最庞大的群体。这一刻突然明白,为什么会说“一人一口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你。”在这个社会,确实,任何未经思考脱口而出的话语,有时候就像是一把利剑,狠狠地穿过人心,深入骨髓,永生难忘。

这些围观者打着“你不好好教育孩子,自然会有人替你教育”正义“金牌”,将“熊孩子活该“的理念贯彻到社会中。但是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幌子,一种自诩为正义的虚假,一种披着正义外装的肆意欺凌。

刘先生作为父亲,选择将孩子作为平等的交流对象,并不是以父亲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去审视一个孩子的“所作所为“,邹兴华作为民警,用正义之名实行正义之实,而不是直接通过表象简单的将事件“一刀切”。

王先生虽为受害者,但是坦然地选择了用成人的态度对待这个小男孩儿,主动道歉。我想,这世间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有时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的的确确需要一些平和与泰然。

愿这个世界多一份真切和理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