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山区病媒生物应急处置演练在金山卫镇星火村开展,来自11支街镇(金山工业区)病媒生物防治应急处置分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应急演练知识竞赛与室外实际操作演练。
在使用双人叠帐法捕捉蚊虫时
需要注意什么?
捕捉到的蚊虫,该如何处置?
这些你都知道吗?
开展应急处置演练
做好病媒生物防控
现场,检测人员两人一组,一人负责诱蚊,一人负责收集蚊,诱集者坐于内部封闭的蚊帐中卷起裤腿吸引蚊虫,而收集者则利用电动吸蚊器收集停落在蚊帐上的成蚊。通过30分钟收集的蚊虫数量,来计算蚊虫密度、种类及叮咬指数。
记者了解到,双层叠帐法是常用的蚊虫监测方法,而蚊虫监测不光为了解蚊虫密度和孳生情况提供了依据,也是启动病媒生物控制预警的重要指标。
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最常见的病媒生物有老鼠、蚊子、苍蝇、蟑螂,也就是市民熟知的“四害”,它们不仅可以直接叮咬和污染食物,还会影响和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传染病。因此,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的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据悉,本次演练以金山区某镇突发蚊媒传染病为背景,由街镇病媒生物防治应急队员组成参演队伍,开展
双层叠帐蚊虫监测、蚊虫孳生地控制与调查,以及在不同场景下进行滞留性喷洒、绿篱喷洒、空间喷洒等工作。
通过问答与实操的形式,检验金山区病媒生物应急处置队伍应对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突发疫情的组织、指挥协调、物资保障能力。
此外,市级专家还围绕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最新版的《上海市病媒生物应急处置方案》,为队员们进行了解读和病媒生物防制设施日常规范设置和维护的专项培训。
在场一线病媒防治人员经过本次演练和专家现场指导,也都收获颇丰。一旁来自石化街道病媒生物防制应急处置分队的队员张华告诉记者,经历了激烈的比赛和操练,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她表示接下来要认真总结这次竞赛经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去。
不仅如此,全区各街镇(工业区)应急处置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技术也有了很大提升,特别是应对蚊媒传染病病例发生以及出现蚊虫密度突增情况,进一步熟悉掌握了常用监测器械的使用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区的病媒生物防制应急处置能力。
“现场参赛队伍基本能掌握这些操作技能,但在比赛过程中仍发现有薄弱之处,后期还将通过培训再进一步提升我区病媒生物防制应急处置队伍的能力和技术。”金山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宋灿磊表示。
下一步,我区各街镇(工业区)爱卫办将根据最新版病媒生物应急处置方案进一步细化措施,落实人员和物资保障,切实做好辖区夏秋季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双层叠帐法:
常用于蚊媒传染病疫点的蚊虫应急监测内容,主要监测蚊虫的密度和种类。
滞留性喷洒:
将药物喷洒在室内墙壁、卫生死角等环境,药物可以长时间滞留在墙壁上,蚊虫停落实时接触药物而死亡,可以较长时间地控制蚊虫密度。
绿篱喷洒:
运用于植被环境的滞留性喷洒,将药物喷洒在灌木等植被叶子背面起到较长时间地杀蚊效果,原理同滞留性喷洒。
空间喷洒:
通过器械将药物雾化成小微粒悬浮在空中,蚊虫接触到雾滴后可被杀死,从而快速控制现场的成蚊密度。
孳生地调查与控制:
调查各类蚊子幼虫孳生的积水环境,采用边调查边处置的方法,直接清除各类积水或投放灭蚊药物(安备悬浮剂、灭孑块等)。
记者
杨惠聪樊国庆张一琦(实习)
摄影
金燕玲
通讯员
汤菊花
编辑
干钰琼
责编
干钰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