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茶园新说唱来了杭州茶农唱Rap为茶 [复制链接]

1#
怎样才能查出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4658776.html
02:15“为什么新茶开采,我的心脏跳得有点急?为什么我亲爱的手机只要叮,我有点恐惧……”西湖龙井正式开采后,在青翠欲滴的茶园里,三五成群穿梭在一垄垄茶树间的采茶工随处可见,但是既会采茶炒茶又能唱rap茶农大叔,你见过吗?今年40岁的茶农俞华明是西湖区转塘街道上城埭村的村民,他经常用“大叔叔”的账号分享自家茶园的视频。既有押韵又有热梗,俞华明创作的rap通俗易懂又充满趣味,很快就火爆了当地茶农的朋友圈。原创Rap,把茶园故事唱给你听在一众采摘茶叶的忙碌身影里,记者发现了这位看起来有些“不务正业”的“嘻哈茶农”俞华明,他头戴草帽,以自家茶园为背景,举起手机将镜头对准自己,用Rap和茶山对话。今年2月,俞华明尝试着在网络平台发布作品,他不懂乐理,没学过唱歌,却自己作词编曲,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发布了十几首说唱短视频作品。眼下正值采茶的黄金时间,俞华明为何要花时间玩起说唱?“我想通过短视频,用轻松愉快的方式,科普和宣传茶文化。”俞华明说,自己平时一直留心观察着身边人对茶的认知,发现大家存在许多误解。比如游客来茶园参观时,以为搭棚遮阳的管子是用来浇水的;认为红茶和绿茶是不同品种的茶树,实际上只是制茶工艺不同……在他看来,传统的茶叶宣传都有些“高大上”,虽然很专业,但是没有网感,不够有趣,传播效果也很有限。于是,俞华明萌生了一个想法——用唱Rap的方式为茶园打call。“Rap曲调很短,词却很长,能在短时间内融入大量与茶相关的信息。”俞华明的每一条视频,从写词、拍摄到剪辑,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在网络上找到一些合适的音乐后,他就会进行填词,内容既有对茶叶品种的科普,也有对炒制技艺的介绍。比如最新发布的《采茶手法》,俞华明在茶园里化身“说唱歌手”,和大家唠唠什么是采摘标准:“就是看准‘旗枪’和‘雀舌’,这就是旗枪,叶子是旗,这个芽是枪,这是哪吒的武器叫红缨枪……”俞华明坦言,创作过程中,写词是最难的,“Rap讲究单押、双押,难免遇到词穷的时候,只能去看看网络流行语,再去茶园和游客聊天找找灵感。”没有专业的录音设备,但依然“困”不住俞华明的才华——一支话筒、一副耳机、一间屋子,就成了俞华明的简易录音棚。有时候,俞华明拿着手机直接在茶园开嗓,一首歌曲也就这么录制成功了。搭建平台,让茶农与消费者面对面平均两天就能创作一条视频,俞华明算得上是“高产”歌手,但在他看来,Rap只是一个载体,向大家传递茶的知识才是最终目的。作为土生土长的上城埭村人,俞华明家里几代人种茶、炒茶,他也继承了祖辈炒茶的手艺——从小就跟父亲学炒茶,到初中已经能独立炒茶,即使后来独自到义乌工作,每逢春茶开采,周末也会回家帮忙。“炒茶时,手必须要有一个曲度,按压力度不同炒出来的茶叶也会不同。刚开始像抚摸小兔子一样轻,到后面就要加大力量,像拍苍蝇。”俞华明抓了一把新茶放进预热好的炒锅,右手来回在锅里翻动。二十多分钟,新茶出炉,茶香氤氲。“中国茶已经走向世界了,关于茶的文化和技艺我们要更好地传承下去。”从小耳濡目染,俞华明对茶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的。父亲去世后,俞华明接管了家里4亩多地的茶叶生意,每年多斤的春茶,通过他常年建立的关系网,十分畅销。“大家认可我我们的茶,喜欢茶文化,我就觉得很高兴。”俞华明笑着说。但在上城埭村,还有许多种茶户并不是职业茶农,缺乏时间打通茶叶销售渠道。俞华明创作Rap视频其实还有个私心,就是希望能帮助更多村民拓宽茶叶销路。“希望通过视频的传播,让更多人能直接联系到我们上城埭村的茶农,从茶农们手里购买一手货源。茶农不愁销路,消费者不必花高价,一举两得。”俞华明表示,希望能搭建平台让茶农与消费者面对面。目前,俞华明的视频号收获的粉丝并不多,但是他已经感受到了变化,“已经有很多客户主动找过来想要预订明前茶了。”俞华明说,接下来还会继续创作,传播茶文化、科普茶知识,让这一片片“绿叶子”变“金叶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