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两广一带有个姓赵的厨子开了家卤肉店,靠着祖传配方和多年精心钻研,做出来的卤牛肉不仅色香味俱全,还价格公道,一时间名声大噪,生意好得不行。
靠着卤肉店,赵厨子赚了不少钱,外人羡慕声一片,然而,他却整天愁眉苦脸。
原来,赵厨子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名叫赵秀珠。赵家有祖训,配方传男不传女,而且赵秀珠也对卤肉店没有兴趣。
卤肉配方是赵厨子的命根子,别人出多少钱他都不愿意卖,如今要断了传承,赵厨子怎么能不心急?
妻子王氏温柔贤惠,多次劝他纳妾,赵厨子都拒绝了。
十几年前,赵厨子外出学艺,回来时夜里赶路急,不慎出了意外,坠落悬崖,差点丢了小命。
后来虽然捡回一条命,可身体留有暗疾,找了好几个郎中都说他断了子嗣。
此事,成了赵厨子的心头病,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妻子王氏。
一天,赵厨子像往常一样开店,一个身形瘦小的乞丐前来乞讨。
乞丐十六七岁的样子,看到乞丐,赵厨子心头涌现一股莫名的熟悉感,总感觉在哪里见过。
“赵叔叔。”乞丐有几分腼腆,拿出一封信,继续说道,“赵叔叔,这是我爷爷给你的信。”
赵厨子疑惑不已,接过书信一看,顿时明白过来,连忙把小乞丐很客气请进屋子。
原来,小乞丐是老郎中的孙子周兴。
十二年前,赵厨子坠崖,正是老郎中救了他。老郎中和孙子相依为命,不久前,老郎中病逝了,临终前写了一封信,让孙子前去找赵厨子,希望赵厨子能够收留。
王氏看过信后,柔声道,“夫君,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何况这是救命之恩,我们可不能怠慢了周兴。”
赵厨子笑了笑,“夫人多虑了。”
说完,赵厨子略微沉吟一番,问周兴道,“小侄,你可愿意和赵叔叔学习厨艺?”
半路上,周兴的银子被贼偷了,他一路乞讨,已经饿得不行,只要能有一口饭吃,他什么活都愿意干,如今听到赵厨子愿意收自己为徒,自然是毫不犹豫满口答应。
赵厨子微微点头,从今以后便开始传授他手艺。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周兴从小就和爷爷进山采药,吃过不少苦,做事很勤快,从不偷懒,而且他悟性很高,一点就通,这让赵厨子大喜。
短短一年年时间,就掌握了基本功,可以掌勺了。
中华烹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厨师并不容易,光是学基本功就要数年功夫。
这八大基本功包括:刀工、投料、上浆、挂糊、火候、勾芡泼汁、调味的时间和数量掌握技、翻勺和装盘、鲜活原料加工。
所以,周兴能在短短一年时间掌握八大基本功,确实是天赋不凡。
一天夜里,赵厨子和夫人商量,‘“夫人,我看周兴这孩子心性不错,悟性也挺高,为夫想正式收他为徒,你看如何?”
王氏点点头,“这是大好事。”说完,王氏眉目含笑道,“我看周兴对秀珠好像有意,这是双喜临门啊。”
“为夫正有此意。”得到妻子的支持,赵厨子心情大为舒畅。
几天后,赵厨子把周兴叫到跟前,轻声问道,“兴儿,以后你就不用当学徒了。师父将你收为关门弟子。”
周兴听了面露疑惑,“师父,都说赵家祖传配方不传外人……”
赵厨子点头道,“不错,我们赵家是有此规矩,若是你娶了秀珠就不是外人了。”
周兴听了大喜,不过很快他眉目间隐隐有几分担忧,“师父,徒儿对秀珠有意,奈何秀珠看不上徒儿。”
赵厨子神色一凛,“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点你放心好了,以后只管安心学厨,其它的事情交给师父来处理。”
周兴连忙点头,“师父,你放心,徒儿一定好好好学的。”
话说赵秀珠,年方十八,肤白貌美,亭亭玉立,是当地有名的美人,不少富家都对她有意。
秀珠大小就被父母给溺爱惯了,性子刁蛮,压根就看不起憨厚老实的周兴,不过碍于父母的威严,她不得不嫁给了周兴。
周兴娶了秀珠后,对她百般疼爱,赵厨子夫妇看在眼里,欣慰不已。
半年后,赵厨子暗疾复发,突然病重,孝顺的周兴,要去花重金去请名医,赵厨子摆摆手,“贤婿,别费银子了,爹爹有话和你说。”
周兴很有礼貌躬身行礼,“爹,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
赵厨子叹叹气,“爹别无所求,只希望您能把赵家的事业发扬光大。”
“爹,您放心好了。”周兴沉思一会才开口道,“以后孩儿的子嗣都姓赵。”
听到这话,赵厨子心愿已了,安详地闭目了。
赵厨子去世后,夫人王氏因为伤心过度,不久后也离开了人世。
屋漏偏逢连夜雨,赵厨子夫妇去世后,趁着这段时间,赵家生意上的对头林家和陆家,开了好几家卤肉店。林陆两家联手,决心想把赵家整垮,两家卤肉店的味道虽然比赵家差了点,可胜在价格便宜,一时间,食客都被拉过去了,赵家的生意冷清了不少。
一天,有几位食客在赵家的卤肉中发现了苍蝇,大闹一番。周兴一看便知,食客是林陆两家派来的,他却苦于没有证据,只得叹息作罢。
经过这么一闹,赵家生意愈发清冷。
妻子赵氏整天埋怨,说爹娘苦心留下来的基业,都被周兴给毁了,一气之下,她搬去了姑妈家住。
遭受接二连三的打击,周兴并没有颓废下去,他发誓要重振赵家。为此,周兴每天起早贪黑琢磨新的配方,累了就在店铺里打盹休息。
一段时间后,周兴终于开发出了新的配方,卤肉的味道提升了一个台阶,生意慢慢好了起来。
一天,周兴外出采购食材,门口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乞丐可怜巴巴望着他。看到这一幕,周兴想起了几年前被赵厨子收留时的情形。
心善的周兴,连忙进屋给乞丐端来一碗热馒头,乞丐感激不已,狼吞虎咽吃了起来。吃饱喝足后,乞丐给周兴跪下,说只要能赏口饭吃,他什么活都愿意干。
周兴见小乞丐手脚颀长,是个干活好手,便点头答应了。一番简单聊天,周兴得知乞丐名叫王三,还是自己的老乡,不由得对他看重了几分。
而王三很感激周兴的收留之恩,做事很勤奋,从不偷懒。只是王三有个癖好,说自己爱干净,不喜欢和其他伙计同住,要单独住一间房,周兴答应了。
话说自从周兴对配方进行改良后,小店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周兴决定把妻子赵氏给接回。
本以为此行会费一番周折,毕竟妻子一开始就不情愿嫁给自己,还一直抱怨爹娘把祖传配方给了一个外姓人。
谁知,当周兴来接妻子时,妻子赵氏一脸柔情,“夫君,你总算来了,妾身想你了……”
听到如此肉麻的话,周兴愣住了,平时妻子都是对他板着脸,如今态度突然大转变,让他一时间适应不了。
赵氏拉着他的手,柔声说道,“夫君,你在想什么呢,我们赶紧回家吧。”
二人回到家后,赵氏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很勤快,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周兴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只是到了夜里周兴要同房时,赵氏说身体不适推脱了。
几天后的夜里,周兴因为有事外出很晚才到家。
还没到家,就听到妻子赵氏抱头痛哭。周兴进屋,见妻子衣服凌乱,连忙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赵氏一脸泪水,哭着说道,“夫君,妾身……妾身对不住你……”
接着,赵氏将实情告知。周兴听了头一阵“嗡嗡”响,缓过神后一脸怒气,却无法发泄。
原来,屋子里来了贼人,妻子竟然把贼当成自己被玷污了。
见妻子哭得很伤心,周兴顿生怜爱之意,安慰了妻子一番。
不久后,妻子有了身孕,周兴高兴不起来,他和妻子已经数月没同房,妻子肯定是怀着贼人的孩子。
周兴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每天把自己灌醉。伙计王三是个心细之人,总感觉事有蹊跷,因为他看到赵夫人对周兴醉酒一事,漠不关心,甚至眼眸中还有一丝喜意。
毕竟醉酒伤身,如今周兴还一脸颓废,作为妻子,怎么会对自己的丈夫如此冷漠?
此后,王三开始留意起赵氏。
一天,有个小乞丐找到了王三,对王三耳语几句,王三大喜,给了小乞丐一些碎银子就悄悄离开了。
小乞丐说赵氏去了一趟林家,林家是赵家生意上的对头,林老爷有个儿子叫林峰,长得一表人才,早就觊觎赵氏的美貌,而赵氏似乎也对相貌英俊的林峰有意。
只是两家是对手关系,林老爷还居心不良,赵厨子在世时,说什么也不肯把女儿嫁到林家。
王三买通了林家一个丫环,丫环悄悄让他从后院侧门进来了。
王三趴窗头,看到赵氏和林峰二人在房内嬉笑打闹,像是明白了什么,气得不行,当即就返回到了小店。
此时的周兴还在醉酒中,王三一句话就把周兴给惊醒。
“周老爷,快醒醒吧,夫人正在林家和林公子快活,那晚的贼人可能就是林公子。”
周兴听了一跃而起,紧紧抓住王三的手,“此事当真?”
王三点点头,“周老爷,若是不信,随小的来。”
王三给周兴带路,二人到了林家后,周兴见妻子衣裳凌乱从林峰卧房走出,顿时怒不可遏,当场抓了个现行,大骂赵氏不守妇道。
赵氏见自己的丑事败露,突然心一狠,嘴角浮现一抹笑意,林峰心领神会。
林老爷已经去世,当家的是林峰。在林家地盘,林峰怎么能让周兴活着离开,当即手一挥,几个凶神恶煞的家丁走来。
周兴害怕了,王三却神色淡定,“赵老爷,王某人在此,您不必害怕,等下就有好戏看了。”
林峰冷笑一声,“将死之人还大言不惭,给我动手。”
这时,捕快们蜂拥而入。周兴大喜,连忙说快抓这一对狗男女。
原来,王三有预感,赵氏会狗急跳墙,为了以防万一,他提前叫小乞丐报了官。
经过一番审讯,赵氏交待,那晚的贼人,正是林峰。其实赵氏已经有了身孕,为避免事情败露,所以才声称自己被贼人玷污。
事后,周兴对王三感激不已。王三面色羞红,他换了一身女人装走出来。这时,众人才发现王三竟然是个女子。
王三无依无靠,为了自保,不得不把自己打扮成男子出门乞讨。若是以女子身份露面,周兴也不会收留她。
不久后,周兴娶了王三,夫妇俩恩爱有加。
一年后,王三生了两个大胖小子,周兴履行承诺,让其中一个孩子姓赵,也算是为了报答师父赵厨子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