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消费者吃出苍蝇菜里惊现石子预制菜提前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的费用 https://m.39.net/pf/a_13346256.html

近日,一则消息使预制菜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中消协首次对预制菜发声: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

此消息一出,一时间在网上展开热议……

紧随其后,又有新闻爆出广东广州80%以上的连锁餐饮店使用的全是预制菜。

这是什么概念?以中消协提出的问题作为标准,那就是说广州80%以上的餐饮店都在隐瞒消费者!

据预制菜在线了解,年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为18%,而广州有80%以上的连锁餐饮都用预制菜。

由此可见,预制菜在连锁餐饮市场的渗透率是非常高的!

设想一下,我们走进餐厅,第一句话不是点菜,而是询问店家“您家的菜是现做的还是预制菜”?

显然,这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新型”的点菜方式一定很不习惯。

有餐饮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餐厅完全不用预制菜的很少,尤其是在商场、购物中心内的餐厅。

预制菜这词其实并不新鲜,国内早就有了。

很有可能您在点外卖或在连锁餐厅就餐时就吃过预制菜了,只是您没发现而已。

对于预制菜,网友们也是褒贬不一、各持想法。

有人说做饭要有仪式感,预制菜让一家人在一起择菜、洗菜的烟火气消失了。

还有人担心口味和口感的问题,预制菜毕竟是标准化生产的,口味会比较单一;另外在二次加工后,口感一定不会比刚出锅的效果好。

当然,除此之外大家担心最多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

预制菜的工序繁多,从原材料—净菜加工—标准化生产等多个步骤,每个环节的卫生条件都要达到标准才能保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消费者的顾虑并不是毫无理由。

例如,前阵子大火的趣店预制菜与阿里旗下的电商平台淘菜菜都被爆出了食品安全问题。

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投诉称在趣店购买到了“早产”预制菜产品。

投诉信息显示,消费者在趣店购买到了过期产品,商品生产日期乱印。

明明是7月29日的发货物流信息,7月30号收到,包装显示生产日期显示的却是7月30日。

还有消费者投诉,在趣店购买的未拆封的商品里面准备食用时,发现边角有一点黑,仔细一看是一只苍蝇。

除了趣店之外,同样在一些平台上,消费者也遭遇到了产品质量问题。

据消费者介绍,6月14日在淘菜菜平台下单一包味丰得麻辣螺蛳g(包装冷冻预制菜)。

6月17日加热食用时发现菜里有共4块黑色石子,平台客服给出的方案仅是退款并赔偿20元,且作为个例处理,不下架产品。

同时,预制菜短则3天,长则超过一年的保质期也让消费者有所迟疑。

据预制菜在线了解,江苏省消保委在今年2月发布的《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中显示,近八成消费者表示购买预制菜遇到过问题。

其中,有25.71%的消费者遇到了菜品变质腐败的问题,15.39%的消费者表示购买的预制菜内含有异物。

预制菜问题频出,与当前预制菜企业“小、散、乱”现象有关。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有超过6.8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有超过54.7%的企业注册资本在0元至万元之间,56.6%的企业成立于近5年内。

同时,据预制菜在线了解,年日本预制菜渗透率已经超过60%,而国内渗透率仅为10%-15%。

由此可见,我国未来预制菜的市场规模是巨大的。

虽然预制菜赛道上扎堆的企业很多,但大家基本都集中在一些品类上,产品竞争十分激烈。

比如,酸菜鱼预制菜很火,大家就都做酸菜鱼,这就不免出现一些商家为了销量打价格战,不注重食品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如此大规模的预制菜市场,便提前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中小型企业“疯狂”扎堆进入预制菜赛道,主要带来了两方面问题。

一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不排除某些企业在价格战压力下,对食材品质及食品安全管理成本的人为减少,最终出现问题。

二是部分企业追赶预制菜风口而盲目进入,但自身管理水平无法满足标准化管理需求,其急功近利的思维也会让管理者忽视自家产品的品质及安全性。

预制菜行业频繁出现这样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完善的规则去约束,一个行业要进入成熟期,除了创业者和资本的簇拥,规范化更是一个重要前提。

国家应该早日对预制菜原料、加工工艺、包装、标识、储存、冷链运输、微生物指标、添加剂指标、农药残留指标等作出统一规定,引导行业步入标准化轨道。

虽然目前预制菜尚未有国家标准,行业亦无统一标准,不过目前,部分省市已经开始行动,未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制度规定的不断完善,预制菜行业会更加规范,食品安全也会得到保障。

编辑

陈一

图文来源

预制菜在线网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