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富甲一方的邓通为何最后饿死街头祸福难料其 [复制链接]

1#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虽然不是有很多人能做到随心所欲、随遇而安,但是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在名利场中过于激进或者极端。

在名利场之中,“朝登天子堂,暮成田舍郎”这事谁也说不清楚,正所谓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它有时候骤起骤落,让身在局中的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和难以接受。

西门庆到死估计也想不到,自己娶了个漂亮老婆,怎么就因此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了?王莽几十年的道德模范表演,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建立的新朝,几乎成了历史最大笑话之一,自己也被绿林军割下脑袋当球踢;曹操魏武扬鞭,纵横四海,却怎么也想不到一直蔫不拉几的司马家会摘了他们老曹家的桃子……

其实这些都是一种“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人生赛事问题,这种事情特别讲究一个底层基础和逻辑的问题。否则,就跟建房子一样的,你基础不牢靠,房子建得越高,倒塌的风险也就越大,倒塌的速度也就迅猛。

西汉的邓通就是经历了这样过山车式的人生,他风光时,被汉文帝御批为“民间银行家”,可以私自发行货币,富甲天下,红极一时。但是在汉文帝撒手人寰后,却马上被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贬为乞丐,削其爵位、没其家产,任其自生自灭,因为汉景帝早就下旨不准任何人施舍救助他,导致他活活被饿死在街头。

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玄机和说道呢?汉景帝为什么要对自己父亲的宠臣痛下杀手呢?邓通身上有什么样的局限性导致他的人生路越走越窄呢?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明白一些简单朴素但至关重要的道理,那便是极好的了!

01、来自四川的乡里公子哥邓通

邓通,西汉时期蜀郡南安人,父亲名叫邓贤,因家族远离战火,潜心经商也算是积攒了一份可观的家产,算得上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财主。

邓通是邓贤的第四个孩子,前面三个全是姐姐,也就是邓通是家中的嫡长子。别小看“嫡长子”这三个字的分量,这在封建社会,绝对是家中最具保障的VIP卡。邓通因此在家中备受宠爱。

但是,嫡长子身上也天生承担着一个家族崛起和复兴的使命,被家长寄予厚望。邓通也不例外,父亲邓贤恨不得给父爱加个变压器,方便更加高效、快速地对邓通进行父爱输出。

这里说一下,封建伦理之中,父爱通常会比母爱热烈急切得多,因为父爱更容易掺杂个人及家族情绪,比如说传承、希望等。而母爱往往只源自真正的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则会显得更加的温柔和无私。

邓贤因为蜀地闭塞,交通困难,十分向往驿骑飞驰、车水马龙的情景,有感而发,便给儿子起名为“通”,寓意纵横四海、四通八达。看到了没有,其实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小就在按照父母和家庭所希望的角色之中活着,这就是最原始的传承和使命!

邓通很小的时候便被送去求学了,因为邓贤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别觉得邓贤思想古板,这在当时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因为“士农工商”的阶级成分就摆在那里,确实只有读书人最有出息、最有地位。

但是,求学在当时虽然显得高端,但是相当烧钱,算得上是一项贵族活动了。

原因有三:

一、教育资源十分稀缺,物以稀为贵,因此教育资源相当昂贵。老师的工资高,月例不能少,拜师礼、过节礼、冰敬、碳敬这些一点也不能少,还得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人家,以免老师不高兴,学生没人教。因为老师在当时是供不应求的,人家不愁没有活干!同时,书籍、文具等消耗品在当时也都是贵重物品、稀缺资源,天长地久,培养一个读书人,真是一个家庭不小的开支负担。

二、时代经济不发展,老百姓的意识和条件跟不上。谁都知道读书好,但是,你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你会怎么选?会让孩子跟着自己干点活赚份口粮还是每天不一定能看到希望地日耗重金?读书在古代的门槛是极高的,你家里没点余粮,基本上就不要有送孩子读书的想法了,本想送孩子读点书,结果反而会让一家人都活得不痛快。

三、社会激励还不那么明显,尤其是乱世时期或者盛世之初。广大老百姓并没有太强的信息筛选能力,他们基本上都只能看见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所谓的读书在他们眼里也并不是那么高雅和高效,读不读书不照样是活一辈子?整个社会由于生态稳定管理的需要,也不会过强地激励大家读书,各走各的路,大家相安无事,挺好的。至于治国治民的人才,从哪些贵族之中去选拔,足够了,也符合贵族阶级的利益。

不管怎么说,读书永远是实现阶级跃升的最高效途径,没有之一!若是家境殷实,很多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书,以便改变他自己和整个家族的命运。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邓通的父亲也是这样想的。

关于古代的老百姓愿不愿意、会不会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这其实是一个成本和回报博弈的问题。成本要在可以接受和承受的范围内,回报要超出自己的预期才行。

但是,邓通好像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子,白白浪费了这来之不易的资源和机会。这家伙身上有很强的纨绔子弟的潜质,习文念书的时光对他来说是度日如年,但只要是摸鱼、捉虾、抓鸟这些“自由奔跑”的事情,便能瞬间让他找到自我、自由飞翔。

待到弱冠之年,邓通读书也终究是读了个寂寞,倒是练出了一身好腱子肉。

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是生活不可能永远让你活在少年。成年之后的邓通也必须要面对自己的人生走向问题了,家里人一合计,觉得还是让他带着家财到京师去谋个前途比较靠谱些。

因为对于当时的读书人来说,还没有什么“校招制度”(科举制度要到隋朝才慢慢推行),要想入仕基本上只有三个途径:靠真才实学、靠金钱开路和靠关系举荐。这三条路径,除了有点小钱,邓通其他方面都不挨边。

就这样,邓通带着家人为他筹集的经费和全家人的希望,愉快地上路了,到大城市长安去寻找美好的明天去了。

但是,进了京城的邓通才算开了眼界,他这个乡里读书郎并没有在大城市找到自己的康庄大道。因大城市的资源更集中,邓通身上那点东西还不够人家看的。

邓通毕竟是喝过十多年墨水的人,知道去调整和收敛自我,不再是那副富家公子哥的模样!因为你在蜀地是一个公子哥,但是在京城,你啥也不是!

做人,一定要心怀敬畏,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过于猖狂的人一定会被生活教做人的!因为你一定会碰到硬茬,遇到你无能为力的处境。

想通了这些关键问题之后,邓通凭借身强体壮又熟知舟车之术,被征召到皇宫,授予黄头郎的官职,掌管行船。

如果邓通能够准确地把握命运的节奏,其实这样的安排对他来说,未必不是一个好事!因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学识、能力、名望、品行、家庭、背景等,你邓通也就那个样子,让你入了皇宫、吃了皇粮,怎么也不算委屈你。

但是,邓通终究还是被时势裹挟了!风口之下,不管你是不是猪,你都得起飞,然后在风停了之后,再从半空之中摔死!

汉文帝刘恒在稳定汉初政权之后,有点飘了!他想给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寻求一个出口,于是便迷信了鬼神之说,时刻想着要上天。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好巧不巧,有一天,汉文帝神奇地在梦中梦到了自己的“梦郎”,他在梦中想飞天,却总是拼尽全力又差那么一丢丢,最后身后出来个黄头郎,肋了他一臂之力,他成功飞天了。

《汉书··佞幸列传第六十三》是这样记载这个奇异之事的:“文帝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推上天,顾见其衣尻带后穿。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召问其名姓,姓邓,名通。邓犹登也,文帝甚说,尊幸之,日日异。”

受到启发的汉文帝,下令大家赶快把自己的应梦贤臣找出来!

大家想一想,皇帝下令要找一个人,找不出来吗?只要领导你想,甭管什么黄头郎,绿头郎、红头郎、紫头郎……应有尽有,也别说什么邓通,刘通、张通、王通……啥通都有!要一送一、选一备一都不是不可以。

可想而知,邓通最终被当作应梦贤臣送到了汉文帝的跟前。汉文帝结合自己的梦境,仔细一看,这不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梦郎吗?你可想死朕了!

邓通凭此一步登天,成为了汉文帝身边的红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邓通深知自己这一份荣宠并没有什么保险系数,只要汉文帝一个不对劲,他就瞬间一无所有了。

汉文帝让他荣归故里,他心里不踏实,所以就拒绝了!平时也尽量做到深居简出,不去外面招惹是非!

但是,汉文帝对邓通确实是真爱,一向勤俭节约的他使劲给邓通各种赏赐,各种赏赐大约有十几次,而赏赐的数量也是一次比一次更多。

《史记》曰:“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官至上大夫。”

邓通凭此一步登天,成为了汉文帝身边的红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邓通还是谨慎和清醒,虽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砸得有点晕,但他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件皇帝的外衣,这种荣华富贵来得快、去得也快,并且后患无穷,只要汉文帝的念想一改变,他随时可能一无所有,甚至万劫不复。

所以,汗文帝虽然对邓通极其宠爱,屡次赐他休假,许他省亲,都被邓通拒绝了。后来,一向勤俭节约的汉文帝又开始使劲地赏邓通银子,这种赏赐大约有十几次,而赏赐的数量也是一次比一次更多。

《史记》曰:“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官至上大夫。”

后来,汉文帝爱屋及乌,因为自己信奉命理学,所以命著名的相师许负为自己可爱的、亲爱的、相爱的邓通看看相,但许负却直言不讳地说邓通命不好,将来要饿死街头。

这让汉文帝很受伤、很崩溃!啥意思,咱贵为天子,你们居然说我的小可爱会饿死街头?看不起谁呢?

固执而又偏执的汉文帝于是便把邓通家乡的大小铜山都赐给了他,让他自己铸钱去。我让你免费开银行,看你们谁还能饿死他?

上令许负为之(邓通)相(看相),负曰:”通命穷厄,死。“文帝大怒,曰:“能富通者在我,何说贫?“于是赐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史记··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一时间,邓通因此富达王侯,显赫天下。

02、邓通不懂盛极必衰的道理

从邓通的发迹史来看,他好像也并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也不是轻易满世界拉仇恨的人,但是,他为什么最后不得善终呢?因为他不懂得盛极必衰的道理!

人生一世,大家一定要想明白一个道理,你得到的东西是怎么来的,你有没有能力去巩固他,该以退为进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主动向形势低头!

高空走钢丝的生活,虽然很刺激、很风光,但是背后却是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得宠之后的邓通其实一直还算是比较收敛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其实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不过是傍上了汉文帝这棵大树而已!

将一世荣耀系于一身,这终究不是可取之道。因为大树倒了,或者大树变心了,你就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个时候,邓通的阶级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邓通是怎么应对的!邓通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就是死死地抱着汉文帝的大腿,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管不顾不掺和。

有些朋友会觉得,邓通这种应对方式不是对的吗?你在大树下乘凉,不就是应该死死地抱着大树吗?

但是,其实抱大腿也是一门技术活!你得认真去审视你周围的环境,要去团结你周边利益相关的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你要潜水,是不是要找个水深一点的池子?如果一个池塘就两三尺深,你潜个寂寞呀!谁看不到你是在潜水呀!

穿上僧衣很容易,精通佛法却很难!

也正是因为邓通没有把握好度和节奏,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随着汉文帝的圣眷渐浓,邓通开始不怎么待见别人了,朝中大臣也开始把矛头对准邓通了。

你就是一个吃软饭的,我们世世代代苦读圣贤书、身穿黄金甲,凭什么每天看着你耀武扬威?你若心中有点逼数也就算了,但我们就是看不得小人得志。

于是,丞相申屠嘉率先发难,他向汉文帝说:“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言下之意,老板,咱们都是守规矩的人,让邓通这种人上蹿下跳的,这可不符合规矩呀!

汉文帝很尴尬,但也很强硬,他对丞相说道:“君勿言,吾私之。”意思就是,这事别说了,大不了我私人为他掏腰包就是了,我不拿公款养小三,我拿自己的私房钱养总可以吧。

可是,皇帝家哪有什么真正的私事呢?丞相一看汉文帝如此护犊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下朝后,直接下令逮捕邓通。

邓通知道消息后,立马惊慌地跑到汉文帝那里诉苦:“老大,有人要放狗咬我,你可得保护我呀!”

汉文帝一听就很生气,打狗还得看主人,你们居然敢动我的梦郎?汉文帝一边安慰邓通,一边派出使者出面去摆平此事——“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意思就是,你大胆地往丞相府认个错,给他们一个台阶下,我派人给你站台!

邓通得到老板的指示后,于是摘去帽子、光着脚前往丞相府忏悔。

但丞相申屠嘉根本看不上他,大声责备他就是一个佞臣,竟敢在殿上嬉皮笑脸?此为大不敬,当斩!

《史记·张丞相列传》:“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你邓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

吓得邓通两股战战,捣头如蒜,但就在申屠嘉准备进行下一步动作时,汉文帝的持节使者来了,向申屠嘉传达了汉文帝的意思:“此吾弄臣,君释之。”

有了皇帝亲自求情,申屠嘉也不可能太得寸进尺了,就把邓通给放了。谁知道邓通见到文帝后,又是一顿哭:“丞相今天差点儿把我杀了。”

《史记张丞相列传》:“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这孩子还是由于见识有问题,所以压根没有搞清事情的脉络。你是一个弄臣,人家是国之栋梁,你真的能和人家掰手腕吗?汉文帝若真是心里没轻没重的,不早就把他们抓起来打一顿给你出气了?你没完没了地诉什么苦?

假若邓通真的经此一劫之后,能活得更明白一点,就更应该适当地和汉文帝保持距离,然后利用各种机会去与朝中文武大臣交好。人家都明显地表现出对你的不满了,你还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还准备一条道走到黑?

但是邓通就是这么干的!汉文帝得了痈疽病,这是一种皮肤病,或生于背,或生于大腿根部,大小可达10厘米或更大,有脓肿和溃疡形成,脓头红肿发亮;发病时疼痛难忍,御医也没有好的办法医治。邓通为了讨好汉文帝,经常用嘴巴帮汉文帝吮吸脓血,以此来缓解汉文

《汉书》记载:“邓通常为上嗽吮之。”

明眼人都看出了,邓通这种拍马屁的行为实在是太没底线了,这玩意很容易把自己给卷进去。

有一次,汉文帝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邓通回答说:“应该没有谁比得上太子更爱您的了。”汉文帝一听,心想,这是不是哄我开心的哦?恰巧此时太子入宫来看望文帝病情,汉文帝心血来潮,就想考验一下自己的儿子,邓通都可以帮我吮吸脓血,你作为儿子和接班人不应该会嫌弃我吧,于是,也让太子刘启帮他吮吸脓血!

尴尬了不?邓通是不是无形之中对太子刘启进行了一种道德绑架?刘启心里飘过无数个叉叉,万般无奈地帮汉文帝吸了脓血。

“太子入问疾,上使太子齰痈。太子齰痈而色难之。“

汉文帝其实发现了躺枪的太子心不甘情不愿的情绪,心想,什么亲儿子,还不如一个宠臣真正关心自己,所以此后对邓通就更加宠爱了。

这个故事在历史上被称为“吮痈舐痔(音:shǔnyōngshìzhì)”,是不要脸的经典案例,也是邓通自寻死路的根本原因。

此事过后,太子刘启在内心里彻底把邓通给恨上了?什么玩意?自己不要脸就算了,还弄得我颜面无存!关键是在父亲心目中的印象还没有因此加分,反而不如你一个外人,你给老子等着!

“太子惭,由是心恨通。“

文帝去世后,太子刘启即位为汉景帝。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汉景帝一想到邓通当初让自己吃了恶心的苍蝇,就觉得非常不爽,继位不久,便以过境采矿的罪名(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把邓通就地免职,并收缴了邓通的铜山采矿权及一切家产。

曾经富逾王侯的邓通,瞬间与乞丐一样,身无分文。但是,汉景帝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他,他下令让邓通去当乞丐,并禁止所有人给邓通任何施舍,逼得曾经富甲一方的邓通只能凄惨地饿死在长安街头。

03、邓通的死亡基因是什么?

先还是来一句老话,一个人一旦得到了自己不该得到的东西,其实就已经被架在火上烤了。邓通的人生剧本看似偶然,实为必然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评价道:“然邓通无他能,….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其中,“无能、媚上”就点出了邓通的命运之根本。

为啥无能和媚之人比比皆是,也没见每个人最后都是一条死路,为何放到邓通身上,就注定他没有什么下场呢?

咱一步一步地来,无能和媚上其实就是对应一个人身上的能力和欲望问题。这两个问题其实都不是什么绝对的坏毛病。能力,可遇不可求;欲望,与生俱来,众皆有之。

但是,无能的欲望却是最可怕的,你得“有多大的锅才能下多少的米”,而不能“人有多大胆就地有多高产”。

你如果天生是一个平庸之人,就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因为控制了自己欲望,就不会对周边的人造成多大伤害,知足常乐地过好自己平凡的一生,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人生归宿。

但是邓通是什么情况呢?本是一个平庸之人,但从小就被寄予厚望,时时接受着欲望的挑拨,这种人稍有不慎,就会玩火自焚。

特别是当他到了京城,进宫当了黄头郎,这其实已经是爬到了欲望的井沿上瞄了一言。

等到汉文帝做了那么个美好的梦,梦中的邓通那么可爱,这其实已经注定了邓通的命运结局了,因为他被裹挟到了一个他无法适应和摆脱的游戏漩涡之中。

首先,他是来自一个小地方、小家庭,底蕴、背景和见识也就是那样,权力游戏中的很多高端玩法,他压根就没见过,也没机会去接触过;

其次,邓通虽然读了十几年书,但文理不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半桶子水,身无所长;能力、骨气、信仰、底线这些东西的内在逻辑,他根本就搞不清楚,更遑论保持理智去筛选自己的前路的风险和方向了。

最后,不管邓通愿意不愿意,他能够上位的原因是因为迷信、钻营、身体、外貌、攀附这些歪门邪道,这叫德不配位必有余殃。这些东西你一旦沾上了,就被别人永远贴上了难以摆脱的标签了。

你靠一心钻营能赢得别人真正的尊重?在别人眼中你就是一个玩偶、一个戏子,谁会看得起你,你自己又会有什么生活底气?

你把身体当成本钱,但你能保证别人一直对你的身体感兴趣吗?你根本就没法掌握别人什么时候会对你感觉腻了!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压根就不屑于和你多说几句交心的话!

你把相貌当成敲门砖,别人就不会对你明码标价吗?你年老色衰了怎么办?你每天小心翼翼地呵护自己的皮囊,别人会怎么看你?你就这么点值钱的东西,在别人眼中,你永远是在不停贬值的。

你若是靠攀附去上位,首先你得格外依赖于运气;其次,你得考虑暴饮暴食会不会把自己撑死;然后你还得提前预防旁人的嫉恨与攻击,以及你的金主永远不倒。归根到底,你的命运始终掌握在别人手里。

甘心接受自己的平凡,这是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应该树立的基本觉悟。不要觉得自己在风口下起飞,就觉得自己真的是会飞的猪了,风停了,摔死的还是那些曾经起飞的猪!

有些人会说,邓通在他的位置上讨好讨好领导怎么了?今天的职场,大家不都是这么干的吗?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谁不要捧领导或者衣食父母几次臭脚?

没错,理也是这个理!但是大家要明白,讨好领导是一门技术活!主要有这么几条原则:一是你不能对周围的人带来太强烈的尴尬;二是你自身的素质不能落后太多;三是你要学会去团结一些朋友,不能太目中无人。

邓通可以说上述几个大的原则全部违背了。首先第一条,他讨好汉文帝就把汉景帝弄得十分尴尬;其次,他不学无术却大富大贵,本来就违背了能力和待遇相匹配的原则;最后,他慢慢变得傲慢起来,不与朝臣交好,引发了朝臣对他的极度反感。

所谓的圈子都是带有一定的排外性的。你作为一个不速之客闯入某一个圈子,不管你抱的大腿是谁,一定要首先保持谦恭,要让别人觉得不好意思去伸手打笑脸人。同时,你也要明白,圈子里的人一开始并不抵触你,并不代表他们真正接受了你,他们暗中观察你、调查你,看你有啥本事、有啥背景没有,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接受你。

你邓通本来就是靠着不太光彩上位的方式上位的,你还不主动示好,你能有什么好结果?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在一个单位里,就算老板再喜欢你,他会把老板的位置让给你吗?只要你也是一个打工的,如果所有的同事都不带跟你玩的,不信你能上天?

你能保证你不会犯错吗?你能保证自己可以避开所有的坑吗?你能保证讲道理时足以舌战群儒吗?你能保证人家发难时伤害不到你吗?

不要脸的人就一定要有不要脸的觉悟,千万不要用自己的不要脸去恶心别人,更不能用自己的不要脸去绑架别人。比如你给汉文帝当舔狗就好好当舔狗,没事不要牵扯到其他人,你回答问题拉上太子刘启干嘛?实事求是地说,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我是真心爱皇上您的不就行了?

你说你吮吸脓血之后,说太子刘启是最关爱汉文帝的,让汉文帝怎么想,让太子刘启怎么办?汉文帝不试一下,他不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他会好奇;汉景帝要是不恶心地吸一下,他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不保。你这是典型的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了!

事实上,汉文帝身边真的缺少吮吸脓血的奴才吗?何必为了强行表现自己,然后弄得大家都很尴尬呢?

总而言之,邓通这种人进入了权力漩涡就注定会沉沦,因为他的认知并不成熟和透彻,这种局限性会迫使他自以为是地用一种简便方法去试图解开一个重要的人生难题。所以,他的结局并不让人意外。

04、结语

人,最重要的是认清自我,并接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世事无常,但生命的逻辑却从未改变,你只要脱离了你自己正常的生命轨迹,进入了不适合你生存的环境,你大抵只能是接受命运悲惨的安排。

有些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很多泡沫环境,但是一定要学会去克制自己的急躁、焦虑、冲动、轻浮等负面情绪,要学会正心诚意,修身养德,要知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不能毫无原则和底线去迎合他人。

当我们感到迷茫的时候,或者内心充满悸动的时候,一定要先让自己静下来,然后小心谨慎地去步步为营,千万不能一遇风云变化龙,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金麟,皆是池中之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