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一个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有着极大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存在搅乱了当时的国际形势,也造成了许多战争伤害。
年4月9日,自美军占领了巴格达之后,萨达姆的踪迹便销声匿迹。在长达8个多月的时间里,除了一些公开录像之外,萨达姆再没有出现在人群之中。
美国政府也展开了抓捕萨达姆的一系列行动,这过程,可谓是九转回肠、一波三折了。
动用高科技,全面海陆空
萨达姆自从行踪成谜后,美国第一时间便开始搜索他在伊拉克居住的行宫和办公地点,但十分可惜的是一无所获。
毫无头绪的美国政府,就决定重金悬赏。
他们开出了万美元的悬赏金额,哪怕是萨达姆的两个儿子每人都有万美元。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是“勇夫”只知道萨达姆儿子的下落。
当美军包围两人时,他们和美军殊死对决,最终到死都没有说出萨达姆的去向。
图萨达姆行宫
在萨达姆的儿子死后,萨达姆的消息又一片沉寂。
那榜上悬红的万美元成了人人垂涎的目标,可是没有一人有线索、有底气能够“揭下皇榜”。
是萨达姆藏得太深了?还是他依然有拥趸为他保驾护航?不管是哪一个理由,想要从人嘴里撬出萨达姆的下落,从当时阶段来看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们决定使用高科技技术,全方位、无死角地搜索萨达姆。
在太空中,有美国的卫星定位系统,伊拉克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卫星系统的“法眼”。
图萨达姆的两个儿子
同时,伊拉克上空中有大量的侦察机24小时无间断盘旋着。
每一架飞机上安装着当下最先进的影像摄录机,和人脸识别系统,只要萨达姆的脸出现在了公众场合,将会被第一时间发现。
为了搜寻萨达姆,美国还使用了作战时才会用到的高科技军用装备。
他们使用了精准度和灵敏度都比民用雷达更高的军用雷达。
美国还动用了声波、光感、动作三方面的传感器,以最大可能安放在伊拉克的地面上,可以随时记录流动的人员和行经的车辆,第一时间汇报给美国的情报中心。
当然,他们也担心萨达姆偷偷和伊拉克其他高官联络,于是使用监听技术,随时监听伊拉克政府高层人员的来电通话,希望从他们的对话中找到有关于萨达姆的蛛丝马迹。
可是越是监听,他们越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
那便是萨达姆似乎并不信任这些高层。有许多极为私密的事情,那些高层一概不知。
他们开始转变对伊拉克权力关系网的理解。
如果那些和萨达姆有政治关系的人无法获取萨达姆的信赖,那么什么样的人会是萨达姆的心腹呢?
连审三百人,司机终吐露
于是美国决定另辟蹊径,从其他的相关线索去推论出萨达姆可能藏身的地点。
阿拉伯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社会,部落是他们的最高信仰和心灵依托。
是以,美国便将焦点放在了萨达姆的部落纳赛里部落。
他们将纳赛里部落的酋长阿卜杜拉·马哈茂德·哈塔卜及其幼子库赛(与萨达姆儿子同名)抓去询问,关押了有17天之久。
但是他们并没有从纳赛里部落的人口中得到任何线索,于是美军便前往了萨达姆的故乡提克里特。
他们搜寻了提克里特所有的房屋民舍,终于在一间民房里发现了萨达姆妻子的护照,和万元美金。
这就证明了萨达姆在提克里特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萨达姆万一不露面,他们也无计可施。不过他们还在同一个地方找到了一本家族相册,这可帮了他们大忙。
在这之前,他们审问了许多相关的人,哪怕是库赛这样的少年也不放过。
当时整个抓捕任务的负责人、美国情报局官员埃里克·马多克斯表示,他们四个多月内,审问了人。
可是这样大海捞针,如无头苍蝇一样,只要是和萨达姆沾边的人问未免太过浪费人力。而家族相册则帮他们缩小了范围,他们通过家族相册,重新梳理了萨达姆的权力关系网。
并在其中,发现有两个人时常陪伴在萨达姆左右。
不管是私人场合还是公开场合,萨达姆总是会把他们带在身边,而这两个人并没有在政府机构有什么重要官职。
当时,马多克斯便认为这两个人才是萨达姆权力关系网的重要人物。
他们看上去好像并不受重任,实际上才是最受萨达姆信用的人。
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之后,马多克斯知道这两个人是兄弟,一个叫鲁德曼·穆斯利特·伊伯拉希姆,一个叫穆罕默德·穆斯利特·伊伯拉希姆。
年11月8日,他们先找到了鲁德曼,但鲁德曼誓死都不背叛萨达姆,在被美军抓捕不过24小时便吞下毒药,撒手人寰,鲁德曼的线索似乎就这样断了。
可是美军将视线转移到了鲁德曼的亲属身上。
在一番审问之后,鲁德曼的18岁的儿子终于告诉了他们有关于叔叔穆罕默德的司机的名字。
根据这条线索,美国很快找到了司机的位置。
司机在马多克斯的套话下,一点一点地交待出了他的老板——穆罕默德·穆斯利特·伊伯拉希姆的藏匿处。
围捕萨亲信,亲信终背叛
有了穆罕默德·伊伯拉希姆的线索,这代表着离萨达姆的下落又近了一步。司机表示,穆罕默德·伊伯拉希姆有好几个藏身地点。
他将穆罕默德经常去的几个地方都一一在地图上画了下来。
美军按照司机所给的地址,一个个突围,但一直都找不到踪迹。
就在他们以为司机是骗他们的时候,他们发现司机给的最后一个地址——巴格达市的一个住宅极有可能藏匿着穆罕默德。
因此,他们将住宅层层围住,趁着屋内人松懈的瞬间,破门而入,马上就控制住了房内的三个人。
马多克斯从照片中辨认出三个人中的一个体形肥胖的男人便是穆罕默德,也便是绰号叫“胖子”的萨达姆的亲信。
穆罕默德被抓住之后,态度和其哥哥鲁德曼截然不同。当马多克斯和穆罕默德见面时,他表达想要和穆罕默德交谈的意向。
而翻译则转达马多克斯,表示穆罕默德也想要跟他说话。穆罕默德如此顺从地和他们合作让马多克斯惊讶不已。
但是交谈了两个小时后,马多克斯才意识到穆罕默德正在跟他满嘴跑火车。
毕竟是萨达姆的亲信,不轻易透露才是人之常情。
马多克斯却并没有那么多耐心听他说话,他正准备被调派到卡尔塔多哈。
临别前,他告诉穆罕默德,如果你想通了,你就砸监狱的门。
就在马多克斯以为萨达姆的消息业已中断时,一则消息突然让整个事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他已经坐上了去机场的车,但他的同事突然联络他,惊讶地说道,穆罕默德疯了。
原来,穆罕默德在拼命地砸监狱的门,这代表着穆罕默德妥协了。
当时,许多人都觉得他是贪图那万美元,也有人认为穆罕默德不希望自己和哥哥一样的下场。
不管是什么原因,穆罕默德的忠诚时间只有短短两小时。
他将萨达姆的藏匿处供认不讳,还画上了详细的地图。
从穆罕默德的指引来看,萨达姆此刻便藏身在达尔小镇的一个农庄里。
美军立刻集结兵力,连夜前往达尔。
地毯式搜索,藏身处隐蔽
萨达姆曾经有过逃亡的经历。
年,他也曾在达尔小镇中的其中一处农舍避难。美军并没有遗漏这一线索,加上穆罕默德提供的农庄,现在就有两个目标了。
当时驻伊拉克美军最高司令官——陆军中将里卡多·桑切斯将这个行动命名为“红色黎明行动”,将两个目标分别以“狼獾1号”、“狼獾2号”为代号。
根据抓捕萨达姆两个儿子的经验,美军认为必将会有一番恶战。
于是他们全副武装,带齐了所有先进军事装备,整装待发,前往狼獾1号。
图里卡多·桑切斯(中)
但是事情的进展有些过于平淡,在美军小心翼翼地围进狼獾1号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发现任何人存在过的痕迹。
于是,他们如法炮制,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走向了狼獾2号。
在那里,美军依然找不到人的踪影。
但这时,其中一个美军发现了个奇怪的地方。
原来当时,狼獾2号的一个谷仓里放置着一个炉子,这个炉子上还有余温。
当时是冬天,如果有温度就代表着附近肯定有人刚离开不久。
于是他们展开了地毯式搜索,来来回回搜了好几次,却依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这时,他们带来的穆罕默德悄悄地走到一处地方,踢了一下角落的绳子。
美军发现了穆罕默德的小动作,询问他在干什么。
穆罕默德表示他这个绳子的连接处就是萨达姆的藏身之地。
穆罕默德的话可信度并不高,于是军用雷达在这个时候便派上了用场。
军用雷达显示,穆罕默德踢绳子的下面,藏着一个地下室。
他们发现在全都是枯草的地上发现一块和土地颜色差不多的毯子。
当时已经是夜晚,加上毯子上有些泥土,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那里有什么异样。
图现场地洞
美军将毯子揭开,上面有一块水泥板子掩盖着,有一个2厘米左右的圆形孔洞在水泥板子上。
雷达探测器显示,这个地下室大概2米深,非常小,最多只能容纳一个人。
不仅如此,里面似乎还有其他东西在。
美军开始警戒了起来,他们每一个动作都十分小心谨慎,将水泥板揭开的瞬间,他们屏住了呼吸。
然而,里面的情形却让他们大跌眼镜。
只见里面一个面容憔悴、胡子拉碴、头发灰白的老人正睡眼惺忪地举起了双手,嘟嘟囔囔地伊拉克话说着:“我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我要跟你们谈判。”
一直以来,萨达姆用替身金蝉脱壳已经不是一两次了。
这个老人和他们印象中意气风发、声如洪钟的萨达姆并不相似。但美军还是第一时间制服了他。
制服过程也并没有他们想象中惊心动魄,反而过于顺畅。
和萨达姆两个儿子的激战相比,这个搅乱国际形势的人物居然如此轻易就就范。
美军更加怀疑这是又一场替身诡计。于是他们及时安排了DNA检测。
结果却让在场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眼前这个人,真的是萨达姆。
事后,他们去搜索了所谓的“地下室”,发现地下室呈“L”形,通向另一个屋子。
屋子里有一架生锈的铁床,这应该是萨达姆的卧室。
他们还从萨达姆身上搜出了75万美元,和两支步枪,一把手枪。
他们甚至发现了附近有一条通往底格里斯河的通道。看来萨达姆确实是做足了准备。
历时八个多月,萨达姆终于被抓获。
审讯期间,人们都曾问过萨达姆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突破层层搜索,逃过众多耳目的?
如何逃耳目,计谋有三招
在逃窜初期,萨达姆从银行里提取了10亿美金,这也给他之后的道路提供了许多便利。美军方面虽然有重赏,但萨达姆当然也懂这个道理,他可以用金钱收买人。
这便是萨达姆的第一招,他用金钱招揽了许多人。
一些人为他提供了藏匿之处,一些人则掩护他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追捕。
同时,阿拉伯的部落社会的凝结力也被萨达姆所利用。
他的氏族血缘所联结的五大家族,在他在任期间经常受他的提拔,享受过他不少好处。
此刻就是他们回报的时刻,他们用武力不断干扰着美军的搜索行动,为萨达姆提供了更多的逃亡时间。
而萨达姆的第二招,则是不使用任何通讯工具。美军的高科技搜查固然厉害,但是萨达姆也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
他不使用手机和卫星电话,只通过人类最原始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口述来传达信息。
他尽量避免和外人接触,也尽量少走一些布满高科技工具的地方。
这就完美避开了美军的高科技包围。
萨达姆的第三招,便是改变自己的外貌。当所有美军发现他时,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他就是萨达姆,这就代表萨达姆的改装非常成功。
他留长了头发,还戴上了茂密的假胡子,将以前经常穿的衣服丢弃,换上了普通阿拉伯人的装束。
他还会特地去一些他擅长的语言的地带,这样方便他随时“隐身”在人群之中。
之后,藏在了洞中的萨达姆几乎足不出户,除了他的儿子少数地探望过他几次之外,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而在洞中的萨达姆,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整日只是百无聊赖地写信、阅读,偶尔指派下属将他的录音给传递出去,鼓舞还在外面奋战的余党。
结语
/p>
曾经耀武扬威、住着豪华宫殿的萨达姆,在他躲藏进一个狭窄的地下室时,就已经宣告了他时代的结束。
他曾经想复刻自己在44年前的一场逃难遭遇。
那时候他正是游过了底格里斯河,才能东山再起,让他这一生都叱咤风云。
然而历史是不能复刻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过去的终将过去,最终他也落得如此惨淡收场。
参考文献
/p>
冯俊扬.萨达姆被俘全纪录[J].晚报文萃,(01):4.
冯俊扬.揭开萨达姆的被捕之谜[J].环球军事,(01):6-9.
陈克勤.萨达姆被捕之后[N].光明日报,/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