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屋智能该如何设计从哪里开始本文或能给你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zhiliao/

实际上,老杨家里早已尝试部署各种智能家居设备了,从最早BroadLink到后面的万能遥控器、control4,再到现在的小米、绿米混合搭配,对于全屋智能不敢说了然于胸,但也略知一二,因此,一直想把脑海中对“全屋智能”的一些想法做一下整理,所以,如果大家看得乱,也还请多多见谅。#科技#

回到今天这次的主题,如何开始设计自己的全屋智能?如何让自己的小窝更加有乐趣、便捷、有气氛?如何让自己沉浸在科技带来的未来生活中呢?

老杨的经验:一切智能先从照明、阴影控制开始。

对于建筑来说,让外观如何漂亮别致,能够考虑到朝阳、防潮、避风与安静等,是建筑师们需要去追求的事情,然而在科技领域中,最新的产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产品,而且,每个人对美的追求是不同的,有人喜欢让自己的房间充满粉色,有人喜欢让自己的房间充满蓝色,不管追求什么颜色,有一个需求是不约而同的,那就是营造这些灯光的设备一定是要耐用的。

做个简单的假设,如果你兴高采烈的买来了智能灯带,并且费时费力地好不容易装好了,当打开的那一刹那,你肯定会非常高兴,心满意足地欣赏自己的杰作,可过不了一周,这些灯带就不亮了,然后你又费时费力的拆下来检测,发现是LED灯带稳定器或其他什么地方出了故障,你心里是不是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恶心感?甚至以后发誓绝对不会买这家的智能灯带了?

就这么简单,任何消费者都不会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购买那些质量差的科技产品,在现代的照明系统中,倘若达不到十年的耐用性,相信消费者们在第二次、第三次购买之后,就会对这家公司生产的产品失去耐心与信任,甚至会对这家公司的品牌产生质疑。

更何况,现在不论是小米、绿米、Yeelihgt等公司,都在一股脑地推出自己的LED智能照明设备,这些产品无疑将会为用户的生活空间、工作空间带来更多的改善与变化,尤其是当LED灯带与智能系统结合后,可以产生非常多的遐想与应用场景,因此,一款质量非常好的LED灯带加上一款极为易用的APP就成为了全屋智能的第一纵队。

早在5、6年前,老杨就喜欢线上或线下与捣鼓这些智能灯带的朋友们畅谈照明系统在全屋智能中的重要性与意义了,当时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调光系统,然后才是开放接口与其他产品进行对接,一款有意思的智能照明系统应该是随用户心情、场景、需求而变化的,比如:当过春节的时候,家中的智能系统会让照明系统更有节日气氛感,当用户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时,卧室的智能照明系统应该自动调节为一个让人昏昏欲睡的光亮度等,那个时候,老杨和大家每天都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总觉得聊起来就没完没了似的。

现在来看,家中的智能照明系统仍旧没有完全实现老杨当初的设想,还需要人为的干预才能达到某些效果,例如:老杨睡觉前,会喊一声小爱同学,然后再下达睡觉的指令,照明系统才会调节成睡觉时的光亮度,而且,这个光亮度是老杨预先设置好的,所以仍旧非常麻烦。

还有就是有一些人还在权衡到底是使用有线网络还是无线网络,究竟这里面好处是什么、缺陷是什么,老杨想说的是,无线网络虽然有时会受到干扰,但是毕竟省去了你重新砸墙、修复的麻烦事,尤其是针对老房子,倘若你是新房子的话,而且还是毛坯的话,尽量使用有线吧,毕竟传输更加稳定。至于其他的,以后老杨有时间会将这个部分展开与大家慢慢分享的。

回到这个话题上来,因此,家中是否充满未来科技感、是否有智能化的感觉,第一个就是解决智能照明与阴影的处理,众所周知,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有的时候阴影的处理是非常烦人的,老杨家中的设计多数采用的是灯槽,让光线能够通过灯槽营造出背光的感觉,你也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光源来中和阴影,但是这个需要对光源的知识与装修或二次装修时的预留,所以,简单就是最好,不如直接走灯槽更省事一些。

另外,灯光的柔光度与是需要考虑进去的,倘若使用的是强光,那么整体效果就会显得不均衡,例如客厅,总不能给人感觉是左面比右面亮、南边比北边亮,所以,整体的柔光度均衡也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这样才能使得整个空间更有亮度、柔和,气氛才能轰然而出。

老杨的经验:音频必须要处理得当

现在,各种音箱、喇叭、扬声器、耳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在家中、办公室、车内等经常驻留的场地,老杨不说办公室和车了,因为这些可控、可改、可调的地方不太多,就说家里吧,自己家里自己说的不算,还叫自己的家么?

在家中选择智能音箱或智能扬声器的时候,肯定是要选择能够与家庭装修氛围融合在一起的产品了,老杨之前就犯过错,买了一款黑色的某品牌智能音箱,因为老杨家中装修的主题风格是白色,所以,这款音箱放在家里,怎么说呢?套用一句台词就是“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

当外观、尺寸选择好了以后,就看音质了,一款在家中的智能音箱,不仅是需要可以随时被唤醒,也要兼备传统音箱的功能,至少音质上不能听起来像街边20元的塑料箱体所发出的声音吧?而且,在现在这个趋于智能化的时代中,分布式、跨设备播放等能力也是缺一不可的,谁也不想回家以后,喊一声音箱的名字,就弄得满屋子音箱都七嘴八舌地答应你吧?热闹是热闹,但是很乱、很尴尬。

所以,音频处理必须要得当,就近唤醒功能是必须具备的,加上定向拾音,效果会让你感觉到极为惬意与自在,剩下的就是音质好、声音清脆响亮、耐用了,此外,还有一种智能音箱是与灯结合在一起的,只不过体验还不行,被误唤醒的几率实在有够高的,例如:家人在一起聊天时,偶然间有类似触发词语被说出来的时候,头顶上就会突然传来一句“我在”,着实让人吃上那么一惊。

老杨经验:电视,更是需要被融入到全屋智能中

老杨不想和大家讨论什么4K、HDR等功能,也不想聊电视中带什么智能业务体验,只想和大家聊聊这个电视如何融入到全屋智能中。

首先,如果你试图将一款智能电视嵌入到一个黑色大柜子中,那绝对是破坏你全屋智能感觉的最大祸首,当然,老杨也没让大家都去买LG那么贵的卷轴电视或者三星的超薄电视,现在有许多电视产品可以选择,例如:超短焦家用投影机等,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各种价格适中的无边框智能电视,再搭配一个你自己喜欢的电视背景墙即可。

不过,老杨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最好选择能够与家中的智能音箱匹配的智能电视,例如,老杨家里用的就是小米的智能电视,搭配小米的小爱同学智能音箱,可以玩出各种花样。例如中的例如:当老杨不想按下遥控器进行语音查找或不想通过电视机远程唤醒时,直接对音箱下达指令即可,甚至还可以自定义小爱同学的音箱,然后由音箱来控制电视,这个很有趣,可惜,小爱同学目前还是不够智能,有很多的口语理解能力太弱,加之电视上各种内容还需要二次付费,手机投屏有需要各种点按操作,这无疑是众多遗憾中的一大遗憾。

老杨经验:全屋智能控制系统

从“我必须”到“我想要”,最后到“哦!原来我需要”,这种转变是极为困难的,老杨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现在不论是小米、华为还是其他做全屋智能的公司,都还停留在“我必须”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每位用户都必须安装一款APP来控制自己家中的各种智能设备,包括为家中设备做连接、设置条件触发、定义功能等,至今为止,老杨一直没看到一个“我想要”的控制系统出现,或许是因为全屋智能只实现了全屋,还没实现智能吧。

单从各种APP的使用体验来讲,门槛越低就越容易受用户喜爱,然而,设计一款低门槛的全屋智能APP就考验项目决策者对市场、对用户、对场景、对需求的理解了,当下的用户不得不去学习、理解如何使用这些该死的“按钮、功能触发、界面”等,倘若有一天,这位学会使用APP的家庭成员因某些事不在家,那么家中其他成员就不得不去学习这些该死的“按钮、功能触发、界面”等内容了,有时候,家中的不和谐就是因此而起的,别问老杨为什么知道,这其中充满了老杨的酸甜苦辣。

因此,这是全屋智能的下一个迫切需要突破的口,因为目前全世界的科技公司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论是从语音、手势还是NFC,总需要用户做一些设计,科技是让用户更加“懒”的,也正因为用户“懒”的想法,才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所以,老杨呼吁,倘若你恰好是全屋智能系统的决策者,又恰好看到老杨这篇文章,不妨认真思考一下,如何让一位8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在1分钟内掌握全屋智能控制APP的使用方法比较靠谱一些,老杨期待“我想要”甚至“哦!原来我需要”这样的全屋智能控制系统面世。

写的有点多,思路上也没有做很好的梳理,还请各位见谅,如果你有兴趣讨论全屋智能,就在下面留言与老杨互动,如果你喜欢本篇文章,请转发给更多人阅读,但还请注明出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