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怕ldquo为时已晚rdquo [复制链接]

1#
中医白癜风知名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0326/4145730.html

前阵子发现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老师出了一本书,叫做《幽微的人性》,立马下单买了回来。很多家长都看过微博上李玫瑾老师关于育儿的一些视频,对于家长来说真的非常有启发。像这样的讲座和书真希望每位家长都能作为必修课。并不是说别人怎么说就要照着怎样带孩子,而是多一些启发,多一些角度去思考和实践怎样为人父母,毕竟这是人生中最难担起的责任!

这本书的目录都非常值得一看。这里分享给大家:

第一章:人性是养出来的第二章:情残比弱智更可怕第三章:信仰是经过生活实践的第四章:圈养的孩子容易玩阴的第五章:中国不缺精英教育,太缺生存教育第六章:暴力伤医折射出一个生死观问题第七章:心理也会感冒第八章:高学历不代表不会得精神病第九章:身体病了,心理也可能得病第十章:生而不养是一种罪过第十一章:很多性侵是斯文人干的第十二章:“相爱相杀”的恋爱有风险第十三章:性变态者藏在正常人的面具背后第十四章:最危险的正常人——性猎人

这本书并不是李玫瑾老师专门写的,而是取材于李老师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访谈内容,提到了近年来轰动国内外的一些恶性犯罪案件以及李老师对犯罪人心理的分析。通过剖析犯罪人心理总结出一些抚养方式隐藏的严重问题。

养育下一代这件事情复杂在哪儿呢?

还真不(止)是眼前的累和麻烦,而是很多“成效”和“后果”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看到的,甚至十年二十年都看不到。别说彻底散养甚至是将孩子托付给他人抚养会有什么后果,有些眼前非常用心的养育方式也有可能多年后会爆发出不良后果。

所以,为人父母不能只是顺其自然,是要好好去学习,去思考,去体会的一个漫长过程!

今天摘录书中的一段话:

李玫瑾老师:人性是怎么出来的?

人是老天让你生出来时什么都不行的,四肢不能翻,头不能抬,吃喝拉撒睡,翻身和打嗝,哪件事你自己都干不了,那干嘛呢?就等待别人。。。事实上,人的情感就是在这个需要和满足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那么,这个过程首先需要一个稳定的抚养人,还要有一个身体上的接触。如果你只是把他放到床上,把奶瓶往他嘴里一塞,这种抚养也能长大,但他跟人绝对不亲,他没有与人的肌体接触感。所以,你去研究变态的人就会发现,他们都是没有跟人的那种身体亲密感。比如说妈妈抱着我,她的身体就是我最快乐的来源,所以贴着人身是我感受到很快乐。有的孩子一医院,爸妈走了,那谁来管他?护士来了,今儿是这个,明儿是那个,他能有这种固定的身体记忆吗?没有。这种稳定的抚养需要多长时间呢?至少要六年,可延到12岁。

我曾遇到许多自觉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他们面对自己养大的孩子时,突然发现孩子变得“陌生与可怕”,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狂暴。当他们无奈地向我诉说孩子的问题时,当他们把孩子领到我面前时,我只有一个感受:为时已晚。他们错过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

p.37-29

会陆续摘录更多内容和大家分享讨论。养育孩子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孩子养育得好就有可能造福很多人,而一个孩子养育得不好就有可能伤害到很多人,有可能就会包括你我和我们的孩子们。所以,不论你有没有孩子,不论你的孩子是否已经长大成人,我们都要用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