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酵素为什么会出现白膜 [复制链接]

1#

自己做酵素是美德

教人做酵素是大德

推广做酵素是功德

环保酵素救地球

食用酵素得长寿

如果您了解了环保酵素,您就会感觉到您很富有,健康、心灵和物质财富都很富有。

——泰国乐素坤博士

最近制作了一些柠檬酵素,发现不到1个月的时间酵素表面出现了一层白色的膜状物质。同时,发现自己饮用的柠檬酵素打开之后也出现了白膜。忽然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四川泡菜,也出现过白膜。相信也有很多酵友和我一样,遇到过同样的情况:这白色的东西是啥?看起来有点不舒服,是不是发霉了?晃一晃还会粘在瓶壁上,这还能用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层膜的问题。

01

白膜到底是什么东西?

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层粉状或者网状的物质,呈白色、奶白色或者稍微带一些食材颜色的膜,我们称为白膜。主要是“产膜酵母”或“醋酸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生长而成。

02

为什么会出现白膜?

1.酵素的白膜

酵素中含有醋酸菌,当密封不严时,液体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由于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生长,液体表面就会形成醋酸菌的菌膜。

2.泡菜的白膜

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大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产膜酵母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上构成一层白膜。

03

影响白膜产生的因素

1.原料

有一些食材不容易产膜,主要原因是与食材本身携带的菌及组成物质有关。除了尽量保证食材优质、可控,剩下就是温度环境跟控氧平衡的问题。

2.密封和控氧

如果我们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密封性和控氧实在做得特别强悍,导致整个过程是缺氧的状态。那么产生白膜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酵育君认为如果控氧得太厉害,一些好氧菌就会提前处于停滞期,后期该有的分解过程可能会被抑制。

另一种可能,如果控氧太差,氧气供得过多,里面的活性菌已经全部遇氧,氧化分解完了。将会导致酵素本身的活性菌分解速度过快,酸化过于厉害。

不管是选择容器(口径、材质、密封性)还是搅拌也好,实际上都是为了在不同阶段控氧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状态。酵素的发酵过程之中并不是说完全无氧才是最好,适当的平衡氧气供应,是对它的发酵分解是有一定帮助的。

04

酵素没有产生白膜,失败了吗?

不能说没有白膜就是失败,有些酵素在初期是有一定的白膜的,后期绝对密封了,白膜慢慢地就被分解掉了,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所以做食用酵素不要以为没有白膜最好的,也不要以为白膜多就好。

酵素的发酵过程很复杂,影响的因素很多,即使条件完全相同的2瓶酵素,出现白膜的时间和几率也会有不同。需要注意的是,白膜是指明显的白色网状(糊状)物质。如果是斑点状灰黑色棉絮的形态,肯定是杂菌和有害菌,酵素就已经失败了。

05

正在饮用的酵素出现白膜是否可以饮用?

已打开准备饮用的成品酵素,上面也会产生白膜,同样的道理是因为有空气进入到瓶子里面,好氧菌开始遇空气中的氧气快速繁殖形成白膜,这个不是品质的问题,跟食材和进入的空气量有关。

这时候酵素的口感会比以前酸,喝的时候介意白膜可以过滤掉。不过滤也没有关系,毕竟这是高活性菌的表现。

06

白膜可以避免和消除吗?

如果前期发酵容器内部空气较多,则会容易产生白膜。而如果空气稀少、氧气不足,则很难会有白膜产生。

如果实在不喜欢白膜,或者有些顾虑,建议开瓶后的酵素尽快饮用,每次喝过之后要尽量拧紧瓶盖。一定要注意的是,常说的白膜一般都是奶白色的面粉状膜层,这与败坏的酵素(杂菌、霉菌等)有明显区别,切勿混淆。

07

总结

白膜不是判断酵素成熟的依据,它仅仅跟容器、材料、控氧有关。

白膜在发酵过程中对发酵液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防止氧气和有害菌侵入发酵液。

总体来说,对于水果酵素发酵时出现的白膜,伙伴们还是不用担心的!

后记

发酵过程有一系列神奇的变化,细微差别,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而人生,就如这发酵一样,历经磨难,独一无二。

大家全民行动把环保酵素推广出去,让家家户户的厨房都从环保酵素开始!让厨房湿垃圾变废为宝!!健康生活!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酵素

什么是酵素?酵素发酵材料如何选择?怎样在家安全自制酵素?等等,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你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