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果知道有这些方法,你还会杀虫吗 [复制链接]

1#

芳草,为水产人提供真货。

最近有养殖户朋友说,我的鱼又长寄生虫了!不杀着急,这到底该不该杀?

看到寄生虫,传统的想法非常简单,确实是用药物杀绝。可是慢慢发现,用的药越多,寄生虫却越来越难杀。用的药多了,寄生虫对药物耐受性也会越来越高,对传统杀虫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结果就是杀虫药的毒性越来越强,杀到最后,虫虽然死了,但是鱼也损伤得差不多了!

最近,听鱼大大华东白老师说,湖州的一位养殖户朋友,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养鱼,他说,他们那个年代养鱼,都是以传统的消杀为主,虽然养殖产量不是很高,但每次杀完虫,鱼不是吃料不好,就是会有零星的死鱼,有时候甚至会是有大量的死鱼;当问及他,看见死鱼的时候心不心疼时,他也表示很无奈,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他也不想杀虫。

水产养殖上的杀虫药多是高毒性、高渗透性的农药、重金属等,而且效果越好其危害性越大;在使用传统杀虫药物后,给鱼带来的直接伤害:不吃食、溜边、黑身、抽搐、严重时直接死亡。

细心点的养殖户会发现使用毒性强的传统杀虫药后,解剖鱼体会发现肝胰脏周边有变白或者变*的迹象,这是因为药物毒性超出了肝胰脏的解毒能力。而且还会引发肝胰脏病变和脂肪沉积。可想而知,长期性的杀虫会给肝胰脏带来严重损伤,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性能,更不用说食品安全问题。

还有一些杀虫药,像硫酸铜、硫酸锌等使用后,会引发塘口转水、倒藻等。造成水体缺氧,给水产动物雪上加霜,严重时,诱发大量死亡。

是的,传统杀虫剂使用后,除了满足我们杀虫的心理外,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实质性的效益,反而是伤害。血淋淋的现实就是大量死鱼,一次又一次地给传统杀虫思想敲响了丧钟。作为养殖户,需要从养殖效益出发,跳出传统杀虫思想的束缚,多接触些科学的养殖理念,才是最重要的。

传统药物真的不能够将寄生虫赶尽杀绝!即使能够暂时杀死一些,还会再卷土重来,杀虫的同时,会不会伤到鱼或者直接杀死鱼。

不论是苍蝇蚊子,还是水体的寄生虫,都有自己的保护机制,杀虫药只能够杀死一小部分的寄生虫。要靠根本上的先改善好环境,作好预防,让它不来寄生。

实际养殖过程当中,寄生虫会影响到鱼体健康和生长性能,甚至带来直接经济损失,鱼长了寄生虫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不要着急,我们可以选择安全,环保一些的植物类产品去内服驱虫,去代替传统的杀虫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的寄生虫,容易滋生的时间节点进行提前防治,让寄生虫不能寄生在鱼体,找不到寄主,在水中自行死亡。

你也可以试试。用虫虫草,纤灭这类植物产品去预防,按50-kg料加g虫虫草,内服,每10天用一次,每次连用2天或每15天一次,每次连用3天。常见寄生虫:车轮虫、斜管虫、孢子虫、指环虫、三代虫、锚头鳋等都在白天内服使用。小瓜虫,海水隐核虫,晚上6点后使用。

对付锚头鳋,相比农药,植物产品高品质,浓度高,不污染水质,通过气味驱赶寄生虫不去寄生,找不到宿主,幼虫自行死亡,达到驱虫目的。省力省心也省钱。3-4月,7-8月,抓紧预防。

源自:怎样成为池塘底质管理高手

更多实用技术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