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由来已久,自古都有以此为业的,也算是一种职业,不知道是不是收录在行里面。反正诈骗行业常出状元,不然如何做到历经千年,经久不衰?乘上互联网的东风,现如今更是鲲鹏展翅扶摇直上十万里。先说一个古代骗子故事你听~~
明末松江就有这样一个鸡鸣狗盗之徒,利用“侠士”行骗,而且大获成功,被骗者一点也没怀疑。
被骗者是个乡绅,姓张,平时最喜欢招揽侠士,貌似有了仇家,希望侠士替他报仇。
那个骗子便打扮成侠士的样子,手里提着一个血淋淋的包裹,出现在张乡绅家里,把包裹往对方面前一丢,说:“你的仇我替你报了,这就是你那个仇家的脑壳。”
张乡绅大喜,立马给钱十万缗作酬劳。
骗子离开后,张乡绅才把包裹打开,原来是一个血淋淋的猪头。
快递行业有个“规矩”,先验货再付款,是有道理的。(坏笑)
古代人是不是太好骗了?这么拙劣的骗子都能骗到十万。
别笑,你不知道,现在的人更好骗。昨天看一个研究,网络诈骗百分之八十上当受骗的是男性。是滴你没看错,是男人啊。个中缘由你猜猜。
中国最早的诈骗,而且成功的,有史记载的,大约算秦始皇的手下徐福了。为了长生不老,秦始皇曾不惜投下巨额经费搞研究,却被徐福携款外逃、出走东瀛。徐福成功说服老大,我去东瀛州为皇上寻找长生不老仙丹。秦始皇大喜,三千童男童女,金银珠宝无数,结果徐福自己做了逍遥王。
好啦,看看近期被骗的。所谓苍蝇不叮无缝蛋,也不能全怪骗子太狡猾哦。
再说一个贪小便宜吃大亏的故事吧~~
金陵有一个老翁,拿着一些银子到北门桥的钱店来换铜钱,故意的谈论银子的成色。嘀嘀咕咕说个没完。这时,有一个少年从外面进来,对老翁非常的恭敬,称呼他为老伯,说:“令郎在常州做买卖,和小侄是同事,有一封信委托小侄带给老伯,正要前往您家,不想路上就碰到您了。”于是就把信交给了老翁,行了一礼就离开了。老翁拆开信,对钱店老板说:“我老眼昏花看不清楚,请帮我念诵一下。”老板于是就为他念了这封信,都是一些家常琐屑的话,末尾说有纹银十两,作为父亲大人日所需。老翁一听非常开心,于是说:“把我刚才的银子还给我吧,不必计较银子的成色了,我儿寄来的纹银信上说明十两,就用这个兑换铜钱,怎么样?”老板接过银子称了一下是十一两三钱,他怀疑老翁的儿子在写信的时候着急,没有称量银子,所以信上只说明十两。老板心里想,那我就可以将错就错得这么一点儿便宜。于是兑给了老翁九千钱,当时的市价为十两银子就可以兑钱九千。老翁带着钱离开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客人在旁边笑着说:“老板你是不是上当了?这个老翁是一个骗子,经常用假银的,我刚才看他来换钱以为你担心,因为他在就因为他在店里,所以就没有敢明说。”店主人一听吓了一跳,用剪子剪开银子里面,果然里面裹的是铅块,后悔不已。
其实这个故事还有后续继续骗,一波三折,骗到底,限于篇幅,下次再说。
竹海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