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野狐禅 [复制链接]

1#

四、照进现实

早就想把这个话头聊完,但我本身是个庸俗的人,身处俗世疲于生活,难免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再加上这段时间的懒惰,一直没有想写得冲动。这几天好不容易静了下来,腾出时间来让脑袋仔细转转,将这个话头做个了结。

既然你我都身处俗世,我们就从这个俗世开始聊。按照六组惠能的解释,俗世就是此岸,我们一念悟识明心见性便到达成佛的彼岸,这个过程就是“渡”。如此说来我们生活的俗世和佛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是同一个地方,区别是你有没有觉悟成佛,佛就在世间,西方极乐世界来源于你自己对生活的俗世的反思。

那就一起反思一下我现在的生活。

我习惯早上一睁眼就去摸手机,虽然眼睛很累。打开各种社交媒体软件,看着上面的各种五花八门的信息,也不知道真假。虚拟信息像是一条条枷锁,不断地禁锢着我的思维模式,让我去跟风去站队。视频信息则被导演和编剧们以各种模式拍摄出来,肆意的操弄着我泛滥的情感,让我一会哭一会笑。有时候我执着于崇拜从虚拟世界里走出来的各种偶像,尽管我与偶像们从未谋面,而我却对他们付出了极大的宽容和爱心,对现实生活中的亲人却报以最坏的情绪和伤害。有时候我想,我这一生一定要住上什么样的豪华别墅,执着于一定要买一辆跑车,这个愿望现在已经过去很久了,基本歇菜了。我又想,现实一些吧,多挣点钱吧,最起码不会每天因为贫穷而恐惧,这个愿望现在看来也不容易实现。我又想,呸,就知道钱和功名,就不能多点学识?于是我有时候会逼着自己看书到半夜,把前半生没有用的功都恶补回来。我还有很多想法,有的实施了,有的鉴于没有蛋子想来想去不敢实施,就这样在嬉、闹、苦、笑中度过了40多年。

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绚丽多姿的世界,有时候我真的懵圈了,我一直怀疑有一天当我老去的时候,会分不清现实与梦境,我会像梦中一样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那该有多么的尴尬和难堪。而且我的这种疑虑随着当今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强烈。当代科技发展迅猛,各种AI各种虚拟现实越来越逼真,直到有一天进入了我们亲手制造的元宇宙,变相的得到了永生,再也不用出来了。在那个我们亲手制造的元宇宙中,也许永远没有痛苦,科技让人们只有一种情绪,那就是快乐,得到了永远的快乐,并且一直快乐的活着活着活着,一直活到再也不想活了,即使让你去死你的感官也是快乐的。可惜我现在是无法得到那种生活,而且到了那时候,人和机器有什么区别?到那时我会想当一个永生的快乐机器么?每当我想到这里就感到脑袋有点疼。。。。。呵呵,这就是我的生活,乱作一团,这就是我的精神世界。

可见,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真的好大好大好大,人们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焦虑的心,而只要是个人,就一定不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走完一生的。也因此,各种情感好像一群苍蝇,无时无刻不在围着你转,搞得你疲惫不堪。那么我们该如何梳理这个无限焦虑的心,该如何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呢。

这就是中外古今先哲圣贤们苦苦追寻上下求索的基本内容。既然我们是讲禅宗,那么我们就看看禅宗是如何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的。

禅宗通过对生活的反思认为,一切情感皆来自于自己的本心,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佛心,而不是来自于心之外的任何事物,心之外的万法皆通过我心显现。比如我看到了红色的花朵,是因为我的心通过我的眼睛感受到了红色的花朵,如果我把他定义为绿色的花朵也是可以的,关键不是花朵,而是我心的感受。花朵如此,情感亦如此,万法皆如此!按照常理,当我遇到了让我难过的事情,我的心就会显现出难过的情感。禅宗认为这是我心升起的情感的显现,不是我的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真心、佛心。就像海水,受到外界风吹后掀起巨浪,那只是海水的一种表相,真正的海水还是海水跟起不起波浪没有关系,没有变化,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灭故亦不生。

禅宗是相信这个心的存在的,而且认为心之境界有高低之分,正因为如此人的胸襟行为才有豁达狭隘之分。豁达之人能兼容狭隘之人,狭隘之人却总爱卖弄小聪明纠缠豁达之人。禅宗无时无刻不在摒弃色相,修持这颗纯净的心,把这颗心养得跟天一样大,通过对这颗佛心的修持达到一种极致的控制情感的能力。达到这种状态后,外界一切万法,甚至你的原生的生物情感都能得到控制,从而达到一种对情感收放自如的境界,你会得到一种不一样的快乐,你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么什么是像天一样大的心?我们用古印度的词汇音译过来叫———摩诃。摩诃者心量广大也,无头无尾,无边无涯,无有长短,包容一切,故曰摩诃。也就是说心量广大到装下宇宙万物和一切虚空。却装不下任何烦恼和狭隘!一旦装下任何烦恼和狭隘你的心就被占去一块,变小了。

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是要破除凡夫对俗世的认知,通过表相看到万法本质,然后通过修持这种认知达到一种每时每刻都在这种认知之中的状态,并用之指导现实生活,从而超越现实生活带来的各种情感。当你时时刻刻都能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你就成阿罗汉了。当你用无论什么途径让别人也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你就成佛了。

说似简单,其实修持起来比登天容易不了多少。人,作为一种地球上的生物,跟花草鸟兽一样,都是物质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而来,都有物质的属性。也就是说人首先是生物,其次才是生物中的一个种类,只不过人有思维活动,能够反思自己。所以几十万年的进化造成的万法之间的关系,你说控制就控制,那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能靠进化成佛了。

但是,也不要把禅宗神秘化了,他本质上是一种控制情感重塑精神世界的哲学工具,你若需要就可以修持一下。

其实人类有历史以来,西哲也好东哲也罢,黑学派和好白学派也行,反过来倒过去都是为了解决几个根本的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来干什么,我要到哪里去。对这几个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都是一生,究竟怎么活怎么看,各种文明有自己回答的角度。而行动是靠心支配的,怎么回答这个世界意味着怎么去适应或改造这个世界。因此,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的不一样,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作为一个人也是如此,即使是一卵同胞的双胞胎,情感世界也会相去万里。所以东西南北中的哲学,无论你学哪一种学派亦或是哪一种宗教,只要你认为你是幸福的,就是最适合你的那一款。当然,如果你能做到博采众长,各取其精华融会贯通,那就更了不起!

如此这样便有一个疑问,是不是什么对我有用我就用什么,彻底的实用主义,这样就是人生境界的最高状态?

我想肯定不是的,其实每个人每一个念头做每一件事都是有依据的,下意识的去做也是这样的,那个依据就是他的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虽然人有选择任何角度看问题做事情的高度自由,但深植于你内心中的那个依据却有善恶之分!

种族屠杀到什么时候任何民族都是不能被原谅的,你能说做这种事的那个人达到了生境界的最高状态?

所以,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警醒吧!无论你是学富五车还是高高在上,无论你一贫如洗还是富贵葱茏,请你一定要养好这颗心!

最后,引用释迦摩尼和须菩提的一句对白作为总结。须菩提:“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释迦摩尼:“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愿每个人都有一颗大而善的心,做一个自觉自我的大英雄!

如有不同观点,请直陈于我,勿开嗔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