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列颠空战,双方共派出8000余架飞机参 [复制链接]

1#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战,在巅峰时刻,英国出动了架飞机,在蓝天之上和德军的架飞机展开了惊人的死斗。

这场空战,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也决定了人类的命运,可以说是二战当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之一。

不列颠空战堪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后,德国人不可战胜的神话被彻底打破,也鼓舞了全世界抗战人民,让大家明白法西斯并不是战无不胜的。

那么这场空战到底因何而起?而英国人为什么能够战胜德国人,取得最后的胜利呢?

年9月,随着德国对于波兰的闪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英国和法国人这个时候才突然明白过来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们之前对于德国的妥协和随性,根本没有为自己赢得一丝的喘息之机,而是不停地“割肉喂狼”,最后让这头“狼”长到了他们无法控制的局面。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英国和法国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国将其周边的国家统统吞噬殆尽,英法在这时才想起来应该对德军进行反击,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随着德军的进攻,周边的小国要么加入了德意志的麾下,要么望风披靡,整个欧洲已经大半沦陷。

英国和法国曾经试图通过一场登陆作战来击溃德国,但是随着一场灾难一样的惨败,英法两国终于只好退回各自的领土进行防守,再也不敢碰德国装甲部队的锋芒。

可是,英法的战败并不代表着德国就会放过英国和法国,毕竟希特勒的梦想一直就是占领整个欧洲。

随着法国巴黎投降,这个曾经世界上的陆军第一强国,就在根本没有丝毫反抗的情况之下,倒在了德国人的面前,可以说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撼。

在大陆上的英国军队只能抛弃所有的重武器,带着少部分法国军队撤退回了英伦三岛,希望能够再战。

德国元首希特勒无比的愤怒,他认为在敦刻尔克战役当中,没有全歼英法联军将是最大的祸患,他眼睁睁地看着英国人和法国人从敦刻尔克撤退回了英国本土。

英国和法国人虽然丢了许多的武器,但是他们仍然可以重新积蓄力量和德国人再展开一次对决,而现在情况已经开始对德国人变得有一些不利了。

英国和德国之间隔着一道浅浅的英吉利海峡,然而这对德国人来说就是无法越过的天堑。

英国的陆军和空军虽然已经不如德军,但当时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对于德国海军来说简直是宛如神明,英国人牢牢地掌控着制海权,德国的海军根本不能伤其分毫。

因此,德国人只能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先对英国进行劝降,承诺英国以后只要不再插手欧洲大陆的战争当中,并且归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人强占德国的殖民地,英德两国就可以划定边界,保持永久的和平。

可以说,如果此时还是张伯伦在统治英国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德国人的要求可能已经成功了,但是新就任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强硬派。

他明白德国人到底在耍什么伎俩,哪怕是真的和德国人签署了协议,德国人也会撕毁协议贸然进攻的,毕竟苏联人很快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任何的协议在希特勒的眼里都不过是废纸。

因此丘吉尔当机立断,拒绝了德国的所有要求,并且表示英国人将会和德国人斗争到底,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不可能投降。

希特勒当时是无比的愤怒,他认为必须要给英国人一个教训,英国人才能明白得罪了德国的下场到底是多么的凄惨,于是希特勒要求德国空军元帅戈林亲自操刀,进行海狮计划的设计,也就是对英国本土的进攻。

7月16日,德国空军几乎倾巢而出,开始对英国本土展开大规模的轰炸行动,但令希特勒没有想到的是,这很有可能是他败亡的开始。

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时候,英国人开始悄悄地积蓄实力,通过多年以来的暗中发展和布局,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实际上就已经横扫欧洲无敌手,而其空军规模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能够排名前列。

除了海军之外,德国人绝对能够称得上是欧陆第一强国,毕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大量的造船厂被迫关闭,多年以来德军都没有制造主力舰的能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人悄悄地建造了俾斯麦级战列舰,但是在实战当中也已经成功地证明,这些军舰和英国人的军舰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劣势,尤其是在体系作战方面,所以要想对英国人下手,绝对不能一直纠结于海军,要用自己的长处碰英国人的短处,而不是用海军的军舰硬碰硬。

德国人已经做好了准备,打算用空军给英国人好好的上一课,德国调集了三个空军集团军的13个师,架战斗机,准备给英国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个时候,整个英国皇家空军只有架战斗机、架轰炸机和多门高射炮,之所以英国人的装备水平如此的凄惨,是因为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候,绝大多数的重武器都被狼狈的丢在了欧洲大陆,此时的英国已经窘迫到了极点。

虽然英国人早就已经意识到了战争迟早要爆发,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天竟然到来的如此之快。

8月13日,随着伦敦响起了撕裂的防空警报,德国人的轰炸开始了。

当时,英国人装备了全世界最为先进的喷火式战斗机,但是其数量过于稀少,英国人有信心能够战胜德国,因为他们装备了当时绝无仅有的秘密武器——对空搜索雷达。

德国人并不清楚雷达的实际作用,盲目地出击,他们认为只要能够把英国的港口、空军机场和飞机制造厂进行轰炸,那么英国人就将完全的失去反抗的余地。

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德国人的轰炸机一出现在英吉利海峡的上空,英国人的雷达就立刻捕捉到了他们,英国人的战斗机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之下,躲在云层当中对德国人的机群发动了突袭。

德国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战斗机竟然每移动一寸都会被英国人盯上,德国的轰炸机在空中似乎无处遁形,连续十天的轰炸结束了,德国没有轰炸到任何可以对英国造成实质性损伤的地方,反而被英国击落了架飞机。

但是英国人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因为他们也被击落了架战机,如果继续交换下去的话,英国人非要弹尽粮绝不可。

第一阶段的空战以德国人的失败而告终,但德国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挫折,只要继续下去,英国迟早要耗尽所有的资源,他们将会使用更大规模的轰炸来让英国彻底屈服。

8月24日,不列颠空战进入到第二阶段,虽然德国空军对英国空军的顽强感到无比的吃惊,但是他们认为英国人的飞机继续消耗下去必然要打光。

英国人一直使用飞机制造厂制造战斗机,因此德国必须要先将全部的精力用于轰炸英国人的飞机制造厂,他们认为这样做就可以改变战争的走向。

在两个礼拜的时间之内,德国人对于地图上标注的英国飞机制造厂,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高强度轰炸,但是似乎每一次德军出动的时候,天气总是很差劲,厚重的云层根本没有办法让他们仔细地瞄准,因此在几轮的轰炸之后,英国人的战斗机制造仍在继续,而这时德国空军高层的一个严重误判,更是直接断送了之前德国人的全部努力。

8月24日,12架轰炸机来到了伦敦的上空,由于迷航,竟然对着伦敦的居民投下了一堆炸弹,虽然这些炸弹的当量不大,也没有给伦敦造成什么样的破坏,但是却让英国公民开始对德国人产生了真正的恐惧。

他们认为恼羞成怒的德国人,很有可能已经开始对城市进行轰炸了,毕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人就已经这么干过了。

英国首相丘吉尔抓住这个机会,他认为只有当全英国的人民都愤怒之后,他们才会真正的奋起反抗,因此丘吉尔进行了一场演讲,在演讲当中他表示,英国必须对德国所做的一切,展开大规模的报复。

在8月25日之后,英国组织了好几轮的轰炸机,对德国柏林进行报复性轰炸,轰炸一直持续到了8月31日,虽然这几次轰炸并没有彻底的摧毁纳粹的统治,但是毫无疑问却让希特勒暴跳如雷。

此前德国空军承诺过,英国人已经弹尽粮绝,不会有一架飞机能够抵达柏林的上空,但这次英国人不但来了,还成功地在德国人的眼皮子底下扔下炸弹,然后扬长而去。

希特勒要求德国空军从9月7日开始,也不用再管英国人到底有什么样的看法,开始对伦敦进行大规模的轰炸,炸死所有的伦敦人,彻底的毁灭伦敦人的抵抗情绪。

这场战争已经开始向着无底的深渊滑落,但是这正中了丘吉尔的下怀,他就等着希特勒因为战争的波折而彻底撕破脸皮的时候,他知道希特勒绝对不是一个什么精锐的战略家,他只是一个在遭遇到挫折之后就会疯癫的普通人而已。

年11月到第二年5月,德国开始对英国的大城市展开大规模报复性轰炸,每天德国都出动架次以上的轰炸机,最多的时候一天甚至达到了架次。

高强度的轰炸让英国人终于有些开始吃不消了,两个礼拜的轰炸使得英国阵亡了名飞行员,名重伤,同时英国十分之一以上的飞机都已经无法出动,英国人的战斗机储备真的捉襟见肘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德国人却突然改变了自己的轰炸策略,没有再继续对英国人的航空基地进行轰炸,而是将所有的重点都转到了轰炸城市当中,可以说让英国人又有了一次绝处逢生的机会,英国的飞机制造厂开始全面复工复产。

9月15日,英国空军出动了19个中队,余架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很多都是刚一出厂就被派上了前线,他们对着多架德国轰炸机和多架战斗机组成的机群,展开了决死的冲锋。

英国人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之下,打得德国人如同无头苍蝇一样,总共被击落了56架飞机,还有80多架飞机受重伤迫降,而英国仅仅损失了26架战斗机。

这场空战的结果让希特勒大惊失色,他认为也许美国人的援助已经抵达了,已经没有办法再击败英国空军。

从年7月到10月的不列颠空战里,德军已经被击落了架飞机,被击伤了架,损失了空军人员0多人,而英国人虽然损失了架飞机和名飞行员,但是仍然搞不清楚他们还有多少飞机。

希特勒这时认为,征服英国已经变成了一种奢望,与其在英国继续空耗时间,不如将主战场转移到东线去,对那个他认为只要踢上一脚就会轰然倒塌的苏联展开全面进攻,之后再回来收拾英国。

可以说,正是这个决定葬送了希特勒和他的帝国,因此不列颠空战也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

这场战役让德国空军流干了鲜血,这场赌气一样的进攻当中,德国人几乎损失掉了一切,而战争也在向着对同盟国有利的方向倾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