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快时代,慢电影2021北影节观影随记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因为疫情的原因,每年四月举办的北影节在延期了两次后,终于在国庆节前仓促而就。

这么多年来,对北影节很少抱期待。没有什么是必看的,看什么片子完全随缘,电影节能邀到什么片子就看什么片子。时间和精力允许,就多看几部;不赶趟,就少看两场。

今年从中秋假期开始,到国庆节前展映最后一天,11天里,一共看了八部。

BIFF-01《红色赞美诗》

匈牙利著名导演扬索年的电影《红色赞美诗》,故事背景是19世纪末匈牙利的一次农民起义事件。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全片只有28个镜头。镜头很长,但不呆板,耐看,流动的画面每刻都有诉说的焦点。

匈牙利民族歌舞元素,场面的调度和运镜,把电影变成了舞台剧。反抗并非一定需要通过激烈的冲突作为表达方式。影片充满符号意象和象征,深入理解,需要辅助大量的相关背景知识。完全“看懂”与否不重要,光欣赏画面形式上的诗意美感已经足够了。

BIFF-02《忠烈图》

武侠片几乎是中国电影唯一的类型片。早年武侠片的大师有两位:张彻和胡金铨。两人的导演方式截然不同。张彻只负责文戏,武打部分交给武术指导。胡金铨的武术指导只提供建议,武打设计和实拍还是由他亲自负责。

武打部分交给武术指导,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术业有专攻;缺点:过分强调技术,陷入套路化的窄路,缺乏创意。对动作形式的理解,也是导演整体表达的一部分。

胡金铨对道具的追求苛刻,甚至不愿做旧,宁可等几个月,让道具自然变旧。他同样有耐心等待的是自然光线,用自然界的变化烘托气氛在他的电影中很常见。

“炫技”可以带来短暂的视觉刺激,但影片真正打动人的内核绝不是那些“雕虫小技”。这也是为什么胡金铨的《忠烈图》在过了近50年后,仍然吸引人。

BIFF-03《楢山节考》

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今村昌平代表作。深山中,生命的原始冲动和精神信仰的皈依。活着、生存、死亡,人类永恒的命题。贫贱的村民们卑微偷生,水田弃婴、悬崖推父、楢山送母、饥汉奸狗、活埋窃贼。“我将书写蛆虫,至死方止。”今村昌平是人性的矿工,用手中的摄影机刺痛人心。

BIFF-04《进化》

朋友送的票。匈牙利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年新片。一个奥斯维辛幸存犹太人祖孙三代的经历和回忆。

大屠杀后犹太人的民族创伤和身份认同困境,老题材。一共三幕,每幕只有一个镜头,一镜到底。三个镜头时长:20分钟,37分钟,37分钟。场面调度和环境声音都很有设计感,更像剧场舞台剧。

几十年的社会发展,真的进化了吗,人类变得更包容了吗?

BIFF-05《黑雨》

今村昌平年的片子,改编自井伏鳟二的同名小说。

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日本文坛曾集中出现过一批“原爆文学”。《黑雨》小说通过日记回忆,大篇幅的再现原子弹爆炸后两天内的惨景。电影有不小改编,突出了矢须子一家的核爆后遗症,强化了个体命运。影片的室内戏,今村昌平的很多镜头机位和小津安二郎很像。

井伏鳟二就是广岛人,为了写《黑雨》,在广岛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访谈。《黑雨》之后,井伏鳟二停止了小说创作,专门写回忆录和随笔了。

矢须子的扮演者田中好子也是命运多舛,拍这部戏之后两年被查出乳腺癌,十年前因十二指肠溃疡身体恶化,乳癌转移多个器官,55岁就离世了。

为电影配乐的是日本著名音乐家配乐大师武满彻。看电影那天,北京下了一天雨。如果人在精神上遭受了“黑雨”,后遗症又会有多深呢?

BIFF-06《洞》

那天中午朋友问我有张晚场的《洞》看不看。我问是雅克·贝克的《洞》,还是蔡明亮的《洞》。她说是这个月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片子,意大利导演弗兰马汀诺的《洞》。我一查,原来还有其他好多的《洞》。

傍晚找朋友拿了票,急匆匆赶到三里屯美嘉影城。朋友说电影是六点半的,时间紧迫,我也没看票面,到了影院就直接检票了。

进场时电影刚开演,摸黑找到我坐那排,发现我的座位被人坐了。有点生气,开场了也不想打扰别人观影,看见隔两个座位有个空座,就先坐下看。

拿票时,朋友跟我打过招呼,说这片子很闷。看了五秒,发现竟然有剧情,并且片子年代有点老,怀疑是不是进错场了。赶紧向邻座打探,一问才知,放的是《无因的反叛》。赶紧离场。

出了影厅,一看票面,才发现电影是晚上9点的。检票的工作人员也疏忽了,没看票面。

距离影片开演还有两个小时,书翻不进去,也不想玩手机,就在太古里随便转转。

三里屯太古里主干道堆满了各种街拍者,形色猥琐,依次排开。手里拿着相机、手机,双目环视,寻找路过衣着时尚、身材出挑的拍摄对象。还有很多背着高仿名牌包的假名媛和真屌丝,四处直播。

小学时,红十字会老师布置灭蝇行动。有段时间每天课间操时间,同学们做广播体操,我拿着苍蝇拍到茅房里拍苍蝇。在茅房里,我屏住呼吸,双目环视,见着有苍蝇就扑上去拍。带着强烈的使命感,每天都想多拍两只,好去“邀功”。

闲着也是闲着,我不如干脆也当回“苍蝇”,从这些街拍的猎手前面掠过。不出所料,当我走过拍摄者们的身前时,连抬眼往我这边看的都没有。同一时段身边走过的人也没有气质出众的,让我连被误会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想让街拍镜头对准我,恐怕只能像蔡明亮的短片《行者》中李康生扮演的僧侣一样,在喧嚣的街头低垂头颅一分钟行走一步。

弗兰马汀诺的《洞》,是受到六十年前科考队对当时世界第三深的洞学探索的启发拍摄的影片。全片无对白,绝大部分都是固定镜头,中景和远景为主,少有特写镜头。影片前三分之一的镜头,就像在看电脑屏保,手总忍不住想去抓手机当鼠标点。

从洞穴文明到工业文明,人类的探索不断向前,不断向上。影片中探险队不断下探,像是一次回溯。山中牧羊人的衰老、逝去和洞穴探索到底的时间相一致,一生的好奇心探索之旅,最终的终点并无新异。

洞内的拍摄难度高,压迫感强,在杜比全景声影厅,录音效果如身临其境,像是在看一场科考直播。

三里屯影院内外,看了一晚上的直播。

BIFF-07《阮玲玉》

关锦鹏年拍的传记片,是我自行购票计划内观影的最后一场。导演剪辑版,分钟。开演时间晚,影片时长不短,对精力信心不足,开场前买了瓶带咖啡因的饮品。

独特的叙事方式,将主演现实生活中的访谈和阮玲玉生前的影片及故事穿插起来,戏中有戏。

入戏时,甚至忘了荧幕中的阮玲玉是张曼玉。张曼玉的形象随阮玲玉一同写进了中国电影史。

BIFF-08《大独裁者》

凌晨看完《阮玲玉》,本以为这次北影节的观影之旅结束了。一个朋友临时出差,又送了一张卓别林自编自导自演的《大独裁者》。

第一次看卓别林的电影还是初中政治课上通过录像带观看的《摩登时代》。这次是第一次在巨幕下看卓别林的电影。

经典的形象,卓越的表演,伟大的卓别林。《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这个时代依旧值得反复观看。

司汤达的墓志铭上写着“活过、爱过,写过”,如果以后有文艺青年向我问及北影节和中国电影资料馆,我会说“去过,装过,睡过”。

这次北影节,得意的地方是在影院一次都没睡着。主要原因是今年没有看连场的时候,挑片子时有自知之明,没有贪婪。

电影节观看的电影中,两部匈牙利电影、两部今村昌平、两部港片、两部黑白片、两部今年的新片。如果这些片子有什么共同特点,那就是节奏普遍缓慢。尤其是《红色赞美诗》、《进化》和《洞》,对传统观影习惯有很大的挑战。

信息过载的时代,信息流分秒划过。从早到晚,不停地刷,眼耳鼻舌身意,空空如也。

匆忙赶路过后,除了一个疲惫、慌张的身影,记忆里还留下了些什么?时光怎么也留不住,有时候慢一点又何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