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治疗好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05/9278663.html明导读:按理说,几个医生挥汗如雨,秉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医卫职业精神,救其子一命,患者一家人别说叩首相谢、万金相赠,就是作为一个有感情的高等动物,心怀感激之情是该有的吧?但一衣之损,元之失,补办并不困难的一张身份证丢失,咋就能将热温尤在的救命恩人“索”之于钱、红之以脸呢?
文|周明华
据9月22日《楚天都市报》报道称,日前,武汉男子李先生突发肺栓塞致心脏呼吸骤停,医院急救医生全力抢救,终于转危为安。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将李先生的短裤和T恤用剪刀剪断,并把衣物扔到抢救室角落。
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工作在收尾时出了点状况。事后,患者的父亲找到院方,称医生抢救儿子时剪掉了衣裤,导致其裤兜里的元现金、身份证等物品遗失,索要元赔偿金。最终,医护人员将凑的元钱,给了患者家属。
一声叹息,这男子命大,这衣服真贵,这家属真犟。但他身体健康不及身外之物重要,不用说,这名男子的父亲权衡的标尺弄丢了。
从医生的角度说,突发疾病,紧急万分,事不宜迟,全力抢救,让患者转危为安。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果断剪掉患者衣裤是出于抢救的需要,较之那些置患者病急于不顾,凡事都机械地等着家属到场签字医院医生,显然他们“剪衣救人”的行为要值得肯定很多。
事实上,前车之鉴尚在,前不久杭州那起27岁孕妇因难忍巨痛,要求剖腹产而不能后轰然跳楼随即带走两命,也正是囿于“家属的签字同意”这一固化命题。
医院正是出于生命重于身外之物的考量,才果断剪衣救命。患者医院索赔,这一行为,让医院医生心理情感上受到一定的伤害,虽然他们默默凑齐了千元赔偿,想必在他们的心壁上已经投下难受的阴影。
网友不让了,纷纷发帖,认为患者不识好歹。有网友直斥道:“家属无德,忘恩负义”“现实版的农夫和蛇”。这是真实的民意,别以为网友都是哄客,他们其实一点不傻,看问题还是八九不离十的。这应验了一句坊间名言:人在做,天在看!
在这里,我们首先需要廓清在紧急抢救病人过程中,医护人员剪掉患者衣物,实乃一种十分合理必要、根本不应受到任何责难非议的正当医疗行为。如此举动,不仅并不违反医疗操作规程,更是坚守“救死扶伤”的职业操守,是医疗伦理情怀的一种展示。
医院相关负责人指出的,“急救就是与时间赛跑,特别是呼吸心跳都暂停的患者,往往一分钟就能决定生死,为了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插上抢救设备,剪掉贴身衣物是常见情景。”
再从法理角度上说,这种因急救需要而剪掉患者衣物的做法,实则属“两害相权取其轻”性质的“紧急避险”行为。很明显,在“与时间赛跑”的急救过程中,相比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利,作为“身外之物”的衣物的价值和重要性,根本就不足挂齿。
何况在《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均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当然,因为紧急避险的免责,也并不是绝对、没有任何边界的。如前述法律还进一步规定,“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医院自己也承认:“一般情况下,抢救时剪掉的衣服,医院制度必须先由医护人员清理,将衣物内夹带的财物拿出来交给家属,再将破损衣物丢弃。”在这种语境下,患者家属事后提出索赔,看起来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但让我们感到有如食苍蝇之惑的,恰恰是在这个患者家属“索赔有理”上,这真实而形象地刻度了当前医患良性关系亟待重构的社会现实。
按理说,几个医生挥汗如雨,秉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医卫职业精神,救其子一命,患者一家人别说叩首相谢、万金相赠,就是作为一个有感情的高等动物,心怀感激之情是该有的吧?
但一衣之损,元之失,补办并不困难的一张身份证丢失,咋就能将热温尤在的救命恩人“索”之于钱、红之以脸呢?
当然,造成时下这种知恩不报、知恩反向索赔的灰色镜头,不仅仅是患者的单向作用,医卫体制仍未良性构建和个别医生丢弃医卫伦理大收红包有较大关系。究竟根源,还是我们医患互相包容的体系一直不能有效重构。
近些年来,各类医患纠纷时有发生。而这些医患纠纷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医患之间缺乏理解与包容。部分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存在苛求,对医务人员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包容。另外,由于长期职业疲惫,导致一些医护人员对患者缺失必要的理解和关怀,这又反向加重医患之间的不信任。
所以,武汉该起“千元索赔”事件的发生,警示我们唯有医患之间更多地相关理解与包容,医患关系才能一步步走向和谐。
医院把这个看成“激励”的话,就会更加严格要求医护人员,更加注意诊疗过程中的细节,力争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患者看到网友众口一词地批评,或许也会幡然醒悟:自己如此行为是否不尽情理,是否太过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