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6日下午6点多钟,15岁的小楠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到了家里。
但令她感到意外的是,本该在家的母亲和弟弟却没有回来。
弟弟就在小区幼儿园上学,母亲一般五点多钟就会把他接回家了。等小楠到家时,他们俩应该一个在烧晚饭、一个在看电视。
那么今天是出了什么变故,为什么家中空无一人呢?小楠尝试着给母亲打电话,但电话却迟迟没有接通。
没过一会儿,幼儿园老师牵着弟弟的手把他送回了家。
因为小楠的母亲没有及时去接孩子,而且老师打了好多通电话也没搞清楚她在哪。
“我下午给你妈妈打了好多电话,她接了几次。但她一直说自己在睡觉,然后就挂断了。”
听到老师这么说,小楠的心里隐隐有了一丝不安的感觉。母亲并不在家里,那她又是在哪里睡觉呢?
担心母亲出意外的小楠,立刻拨通了报警电话……
警方介入调查,母亲手机关机
当晚7点多钟,湖北武汉指挥中心接到了小楠的报警电话。
“警察叔叔,我妈妈联系不上了。下午我弟弟幼儿园的老师给她打过电话,可是她说话有气无力的,后来就直接打不通了。”
接警员刚开始听到小楠这么说还觉得有点诧异,因为报警的大多是家长找不到孩子的,而像这种孩子找不到家长的却是少见。
不过小楠的语气很焦急,听起来也不像是胡编乱造。因此接警员一边安慰她,一边询问更详细的细节。
与此同时,接到通知的派出所民警也火速赶往小楠家中。
由于小楠的父亲在外出差,所以这段时间家里就只有她们母子三人。
而今天小楠的母亲又失去了联系,只留下两个孩子在家里惴惴不安地等待着。
为了配合办案,民警将小楠带往了派出所。而幼儿园老师见状,则主动表示先留在家里照顾小楠的弟弟。
通过询问,民警进一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按常理来说,一个母亲是绝不会把自己的孩子丢在幼儿园里不管的。就算她临时有事,也一定会打电话跟老师说清楚。
再者,老师和女儿反复给她打了那么多次电话,但她只接了几次。而且全程没有说明自己在哪儿,只是说“想睡觉”、“在睡觉”。
根据小楠的转述民警又得知,幼儿园老师在打电话过去的时候察觉到小楠母亲的状态很差,说话断断续续、声音也很微弱。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小楠的母亲是出现意外了。但问题是,这种意外严不严重、导致出现意外的原因到底是外力还是自身。
在民警的建议下,小楠再一次尝试给母亲打电话。可这次的情况更糟,因为母亲的电话已经关机了。
这一转变令民警有些担忧,综合来看,小楠母亲大概率是处于危险状态中。
因为37岁的她并没有什么精神病史,而且身体一向健康。正常情况下,她是不可能将两个孩子独自丢在家里的,更别提不接电话和关机了。
于是,民警决定从监控录像入手。想通过还原小楠母亲的行踪轨迹,来确定她的大概位置。
3月16日上午9点半左右,小楠母亲将自己的儿子送进了幼儿园。
随后她立刻回到家中,再次出门的时候着装未变,但之前所穿的粗跟黑色高跟鞋换成了细跟白色高跟鞋。
上午10点半左右,她乘坐网约车前往汉阳方向。
而此时小楠的父亲也得知了妻子失联的消息,于是他立刻订票往家赶。
在电话里,他还给民警提供了几条线索。
他们夫妇二人开了一家小型装修公司,本来当天上午是跟汉阳区的客户约好了,要去测量毛坯房的楼梯栏杆和平台护栏尺寸的。
只不过因为他刚好在外出差,所以只能让妻子去。因此小楠母亲前往汉阳方向,很有可能是去忙工作了。
而当天下午小楠父亲也给妻子打过电话,妻子的回答也是迷迷瞪瞪的,说来说去就是“想睡觉”、“在睡觉”。
“我当时以为她累了在家休息,所以没放在心上。如果我能警醒一点的话,说不定就不会出事了。”
但小楠父亲只知道客户新买的那栋毛坯房位于汉阳区,却不知道具体的小区地址,而且他的手机上也没有客户的联系方式。
并且小楠母亲前往汉阳区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先找到网约车的司机,以此来确定小楠母亲的下车地点。
当晚10点半左右,网约车司机被找到了。根据约车信息和司机提供的信息,民警确定了小楠母亲下车后的目的地。
当天上午10点47分,她走进了汉阳区的一处居民区。由此看来,她应该是去测量装修尺寸了。
不过这处居民区内一共有两栋住宅楼,每一栋楼的总高是37层,每层有20户。
一共多户,要一户一户地找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小楠母亲正处于危险当中,那么每拖延一分钟、情况就会变得越危险。
于是民警兵分两路,一路查看小区内的监控,一路查看小区周边监控。
现在必须弄清楚小楠母亲是进了哪一栋楼,她又是否从这栋楼里离开过。
仔细排查迅速锁定,机智少女救母一命
在一帧一帧的查看完多段监控视频后,民警终于确定了小楠母亲所进的楼栋号。而根据电梯旁的监控显示,她前往的是13楼。
与此同时,在外排查周边监控的民警也传来消息,暂未发现小楠母亲离开小区的踪迹。
也就是说,她现在还在13楼的某一户房间里,并且极有可能处于危险当中。
而这也验证了民警之前的猜想:小楠母亲应该是独自一人待在密闭空间中。
所以当她发生意外的时候,并没有别人知道,警方也就没有接到类似报警。
此时,已经是3月16日的晚上12点钟了。小楠父亲从外地赶了回来,准备和民警一起前往13楼进行排查。
这一层楼的所有房间都是毛坯房,暂时没有人入住。众人挨个敲响了房间,并朝着里面大声呼喊。
可是20户全敲完了也没得到回应,民警猜测,小楠母亲应该正处于昏迷状态中。
而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小楠父亲是又急又怕,他将妻子的意外情况全都归咎在了自己身上,一个劲儿地埋怨自己不够细心。
众人见状只能一边安慰他,一边加快排查力度。紧接着,民警从物业管理处要来了这20户户主的联系方式。
可是打了几个电话后仍然一无所获,有部分电话还打不通。正当大家无比焦急之时,打电话过来询问情况的幼儿园老师提供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
“她有几次接了电话,通话的时候,我隐隐约约听到她那边传来了汽车行驶的声音。”
而民警在经过仔细调查后发现,能听到汽车行驶声音的,只有靠近马路的那八户房间。
根据物业的登记信息,在这八户之中已经有四户完成装修了。
也就是说,只有剩下的四位户主有可能和小楠母亲约好了当天过来测量尺寸。
事不宜迟,民警立刻给这四位户主打去了电话。很快好消息就传来了,其中有一位户主刚好在前几天约了一家装修公司的老板。
而根据他的描述,民警可以确定这位装修公司的老板就是小楠母亲。
在征得户主的同意后,民警从物业管理处要来了备用钥匙。众人打开房门一看,赫然发现有一名中年女子正倒在楼梯旁不省人事。
小楠父亲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自己的妻子,而民警则火速拨通了急救电话。
医院进行抢救后,民警迅速对这个房间进行了勘察。
关于这次意外,到底是小楠母亲自己不小心,还是由于外力作用呢?
根据户主所提供的信息,他是直接在电话里和小楠母亲约好的。而且他早就和物业打好了招呼,等小楠母亲到之后把钥匙给她就行了。
同时,民警也没有在现场发现第二人的痕迹。综合来看,这次意外应该是小楠母亲自己不小心导致的。
房间为复式结构,上下总共两层。她在测量完楼梯栏杆尺寸后,就去测量二楼平台的护栏尺寸了。
所以整个二楼平台没有防护措施,而小楠母亲又穿着细跟的高跟鞋。
所以应该是她在测量过程中不慎踩空了,然后从二楼失足跌落至一楼。
而原本这项测量工作是很快就能完成的,她也能在中午之前赶回家中。
可是由于这次意外,导致她在冰冷的地面上躺了十几个小时。
等幼儿园老师和小楠相继给她打电话时,她的意识早就不清醒了,手机也因为没电而自动关机了。
后来经过医生的诊断,小楠母亲从高处跌落后头部遭受重创,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颅内出血现象。
所以她在接电话的时候,根本无法清晰阐述自己的的情况和位置,而只会循着本能说“在睡觉”、“想睡觉”。
其实当时她的情况已经很危急了,医生也说要是再晚点送来的话,那恐怕就是九死一生了。
而在这场紧急救援中,小楠的当机立断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她在回家后没有看见母亲和弟弟,心中就开始有所怀疑。
当弟弟被幼儿园老师送回来后,她就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于是果断选择报警求救。
而在警方的询问过程中,她一直保持着清醒的思维和准确的描述,把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一一道来。
也正是由于她的报警电话,才有了后续展开的这场救援行动。
如果小楠没有在一开始就选择报警、或者晚几个小时再报警的话,那么她的母亲有可能就救不回来了。
这个年仅15岁的少女,用自己的机智谨慎挽救了母亲的生命。
经过一夜的紧急抢救,小楠母亲于3月17日上午脱离了生命危险。
医院陪床,她还给当地派出所民警打去了感谢电话。
“我妈妈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了,谢谢警察叔叔,是你们救了我妈妈!”
不同寻常的救援:孩子报警救母
而像小楠这种报警救母的情况,虽然少见但也并不是没有。
年4月5日,美国急救中心接到了一个3岁小女孩打来的报警电话。
“妈妈和宝宝从楼梯上摔下来了,我现在在她身边。”
这位小女孩的母亲当时还怀着身孕,不小心从二楼的楼梯上滚了下来。
滚落在地后她无法起身,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此时,她3岁大的女儿冷静地拨通了急救电话。
在救护车赶来的路上,接警员一直和女孩保持通话。她问什么,女孩就回答什么。
当被问道母亲是否还有呼吸时,她很聪明地去用手指试探,然后告诉接警员母亲还活着。
为了防止母亲昏睡过去,小女孩还始终蹲在她的身边和她说话。
当这位母亲脱离危险后,她完完整整地听了一遍求救录音,对于女儿的冷静表现也是惊咤不已。
一个年仅3岁的小女孩,靠一己之力救下了母亲和未出世的宝宝。
无独有偶,年5月29日凌晨4点,山东省济宁市的接警中心接到了一个4岁小女孩打来的报警电话。
虽然声音中带着哭腔,但她依然很清晰地描述着所发生的情况:“我妈妈在家里晕倒了,晕在房间里。我们家住6楼,小区名字是……”
接警员通过沟通得知,此时小女孩的家里只有她和妈妈两个人。
但她只知道小区名字和家住几楼,并不知道准确的楼栋号和单元号。
于是任城公安分局的民警通过接警台不断引导她,先是让她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时不时地开门看看有没有警察来。
当时已经凌晨4点多钟了,小区里只有六栋楼的6楼还亮着灯光。因此民警分为几队,分别把这六栋楼都找了一遍。
最终,民警成功找到了小女孩的家。她的母亲已经昏迷不醒,正蜷缩着躺在房间的地板上。
而这个4岁的小女孩虽然心里很害怕,但却一直很冷静地守在母亲身边,还知道拨打报警电话。
面对民警的引导要求,她也一丝不苟地全部做到位。也正是在她的帮助下,她的母亲才得以被救。
除此之外,年的7月5日晚上10点多钟,江苏省常州市的消防指挥中心接到了一位13岁少年的求助。
“消防员叔叔,你们快来救救我妈妈,她煤气中毒了!”
当时这位少年正做完作业打算睡觉,但厨房内突然发出一声异响。
他刚冲出房间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透过厨房的玻璃门,他看到母亲已经晕倒在了地上。
当时他的心里立刻就有了判断,母亲应该是煤气中毒了!
可是厨房的玻璃门是从里面被插销插上的,而他在外面根本就打不开。
于是这名13岁少年马上拨通了,详细告知了自家的地址和家里的情况。
随即捂住自己的口鼻将家里的门窗挨个打开,而他的这一举动也为消防人员争取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等消防人员赶到时,这位母亲只有一丝微弱的呼吸了。如果再晚一步的话,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而像这种类似案例还有很多,小楠是察觉出了母亲的异常,因此在第一时间选择报警。
其他三个孩子则是亲眼目睹了母亲发生意外,但他们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
他们所想到的解决办法都是寻求外界帮助,尤其是向警方和消防员求助。
而这种求助行为,无疑是最有效、最稳妥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是孩子的冷静和勇敢挽救了家长的生命。
后记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以及学校应该向孩子们普及更多的自救和求救方式。
并且像这种教育理念,最好是从小抓起。
关于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和父母的手机号码,这些必要信息是肯定要熟记的。
如果在家里或是在外面遇到了危险,那么一定要记住三个最常见的求救号码、和。
不过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来说,强制性的记忆效果远远不如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来得好。
所以家长与学校应该将自救和求救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在潜移默化的教导和演练中,孩子能很愉快地去接受这些知识并逐渐掌握要领。
再加上现在的小孩子其实都比较早熟,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不断加强完善。
让孩子们时刻保持自救求救意识,熟记各类急救电话、家庭住址及监护人的联系方式。
而在这些看似“反常”的救援行动背后,警方的尽职尽责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当他们接到报警电话时,并没有因为报警人的年纪小而有所懈怠。
相反,他们知道如何去引导年幼的孩子提供有效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去展开排查工作。
也正是由于他们这份细致耐心和责无旁贷的工作态度,才使得很多悲剧得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