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溱潼有什么好玩地儿先看院士旧居 [复制链接]

1#

溱潼,位于泰州姜堰,距离扬州不远。

最早知道溱潼,在三十多年前。一位老同事是溱潼人。有一次聊天时,他特别自豪地说,“我们溱潼最干净了,夏天连苍蝇都没有。”我们不信。怎么可能夏天没有苍蝇呢?面对疑问,他信誓旦旦。

院士旧居

那时扬州乃至于全国,好像还没有创卫之说。夏天最讨厌的,就是灰池与公共厕所的苍蝇。我们不是李斯,没有仓鼠与厕所鼠的领悟。只能忍住恶心和苍蝇的骚扰。没有苍蝇的溱潼,第一次被我记住。

那位同事还没完。继而他又得意地说,“我们溱潼过去还有船会,热闹着呢。”船会,那时候我只在文学作品中看过,犹如文字中看到“社戏”一样好奇。再一次溱潼充满了向往。那么一个地方,怎么着也要去一次。

这是我对溱潼的最初了解。囿于交通问题,了解依然保持在那个层面,二十多年时间没获得进一步的感性认识。第一次去溱潼,在十几年前。终于能去溱潼,在我学车以后。

学车时,家中刚刚买了车子。边学边练是学车时定的方针。去哪里练车?我忽然想起了溱潼。网上查查,查到一个介绍溱潼湿地公园的文字。文字说,溱潼是苏北的乌镇。已经去过乌镇。江南的梦里水乡,在前辈巨匠的笔下,有过不同角度的介绍。有关溱潼的却没有。

重要文物

想起二十多年前同事的得意神情,就去那儿!除了想印证同事的话,更多是对“苏北乌镇”的好奇。乌镇,小桥流水贯穿全镇。夜夜听滔的浪漫与“撑着油纸伞”的水乡女子的温情、空气的氲润等等,强烈吸引着当年尚不老迈的驾驶员学员。

胆战心惊地开了两三个小时汽车,终于到了溱潼。到了古镇方知,要买票进入。在售票处看到有景点票和联票两种,联票包含了溱湖湿地公园,有游船乘坐。

那是元旦假期,数九隆冬。放弃了水面乘船,不想破坏对溱潼溱湖的第一印象。到合适的季节再来吧。第一次的溱潼行,便纯粹地逛了古镇景点。

景点入口叫“院士旧居”。站在门前判定是新景点,不会有太久历史。院士称呼才有多少年?溱潼的李氏一门,亲兄弟两人相隔五年,双双获得院士头衔。哥哥李德仁是双院士,是航测、遥感与地理信息学家。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院士中的佼佼者。胞弟李德毅,是部队指挥自动化技术与建设开拓者,国内数据开采和知识发现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军衔。

精美雕刻

上述信息,来自进门时的介绍。最新的消息是,二零一五年,他们的堂弟李德群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群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介绍处的一门双杰,现在应该改为一门三院士。

“院士旧居”是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哥仨成为溱潼最大的骄傲,当仁不让。他们俨然成为古镇的文化标杆和丰碑。旧居小院相当不错,花草间种,树木扶疏。类似的四合院中,三兄弟院士的高祖父李承霖,是旧居第一任主人。李承霖是清代道光二十年,即鸦片战争爆发那一年,由道光皇帝钦点的文科状元。后来为避战乱跑到溱潼落户。

李承霖中状元后,有朋友写诗祝贺“读书三十年,发达八个月”,可见“一举成名天下闻”之说之不谬。走进“旧居”,迎门一架红木地屏上“文章报国”、“诗礼传家”八个字,尤为夺目。这是古代中国诗书人家最重要的传承。家中浓厚的文化氛围,不知不觉间潜移默化了李氏兄弟。

或许李承霖中状元的示范效应,这个不大的古镇里,共养育出进士举人一百多名。到解放初期,这里还保留了十几处私塾教馆,可见读书是溱潼人的第一要务。现存的朱家私家塾馆,算是个景点吧。当年专供朱氏子弟读书的地方。由不得想起《红楼梦》中学童胡闹的那一章。现在,私塾馆再现了溱潼私塾的教学场景。其实,是不是或者准确不准确并不重要,崇文重教的传统更加重要。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我以为更大的功能是传播传统文化和习俗。这家“小小孔子学院”的名头,因为有了李家一门三院士,并不唐突。

民俗风情

整个景点门票包含了六个验票区域,有十一个可供观赏的景点。一个一个悠悠逛下来,便是半天时间。感觉都不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