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零污染如何从源头抓起走进源头村一 [复制链接]

1#
外伤会引起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8377590.html
                            

两个小姑娘拎着竹篮

走在村头巷尾捡拾游客丢弃的烟头纸巾

一位老人守在垃圾分类设备前充当义务宣讲员

一个曾经大骂村里颁发鸡鸭禁止散养令的村民

硬塞给村干部几根玉米认错

……

这些出现在温州永嘉县源头村的画面,让人很难与过去这里鸡鸭遍地跑、违章胡乱搭、臭气到处飘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最新数据显示,该村垃圾分类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和达标率、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均达到%,省卫生村、省3A级旅游村等荣誉接踵而至,源头村成了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村。

两年多前还是以脏乱著称的源头村

怎样做到垃圾不落地,污染不出村

甚至全村男女老少“眼里见不得垃圾”?

探索“零污染”如何从“源头”抓起

垃圾处置设备“吵”出来

源头村

走进源头村,房前绿水悠悠,村道干净整洁,庭院花团锦簇,仿佛步入绿色花园。源头村融合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小静见到记者就开始讲起“源头”:“风景美吧,这里可是楠溪江航运的源头,舴艋舟的起航点。”

“源头花漫处,踏石问轻舟。”这句生动描写源头村并广为传誉的标语就立在村口,旁边同样醒目的,是“美丽温州,零污染村”绿色标牌,该村也是温州市生态环境局重点打造的美丽温州体验地之一。“你先找找看,村里有没有垃圾。”陈小静“得意”地招呼记者先去转转。垃圾没看见,垃圾桶在村道上没走几步就能看到。

村两委门口宣传栏内的老照片,述说着这一路过来的不易:年5月前,源头村是一个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脏乱差村庄。家家户户都有露天茅坑、废旧杂物间。“在垃圾堆里生活,你们不担心自己的生命健康吗?”作为被请回家乡助力发展的乡贤,陈小静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动员村民树立环保意识,1个月间村两委组织召开了40多次专题会,做村民思想工作,把村里所有的猪牛棚、露天茅坑一次性拆除,村集体还专门在村口购置地块用于建设微生物生活垃圾处理站。

没想到,村两委的这一决定,却在村子里炸开了锅。“你嫌我们养鸡鸭臭,自己却把垃圾屋弄回村,岂不更要臭翻天。”陈小静回忆,村民们围着她吵个不休,尽管她一再解释,甚至还专门安排村民代表去已安装类似设备的城市参观,但村民始终将信将疑。陈小静搁下狠话,“如果今后味道重,你们把垃圾倒我家里”,垃圾屋建设才得以落地。

在一次次的“较量”中,环境改善开始见成效。苍蝇蚊子少了,村路畅通了。陈小静又带队在村里落实背街小巷提升、美丽庭院建设,吸引不少永嘉环保志愿者参与共建。自此,“零污染村”创建加速推进。

分类意识“奖”入民心

年6月3日,源头村启动“零污染村”建设。拍友潘智化摄

“把污染化为‘零’,我们没听过,也不知道怎么做。”陈小静说,刚开始打造“零污染村”,她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上头制定政策,志愿者帮忙管理,我就做村民思想工作,辅助政策落实。”

很快,一场由民间环保组织发起、政府支持、村两委和村民主动自治、企业参与共建的“零污染村”建设创新模式在源头村初具雏形。在一户村民家里,陈小静拿起一份《“零污染村”知识手册》向记者展示,“每个村民手上都有,每户人家门前还会张贴‘零污染家庭十条家规’。”抬头看看,家规明确,要求村民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室内家具物品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等。

“零污染家规让村民们有了环保准则,也有助于让‘零污染村’理念深入人心。”这天,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杨建南正好在村里落实“零污染村”新规,按照计划,今年村里要评选新一批10户“零污染村家庭”,今年村里还要打造“零污染店铺”“零污染民宿”。20多名志愿者们穿着红马甲,挨家挨户宣讲政策,屋前屋后指导环保规范。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平台

评奖依据什么?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积累的积分数据说了算。在村口,管理员叶胜雷正在“清空”机器里的垃圾,每个袋子上贴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