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内容为虚构故事,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1
夜晚9点钟,海宏电子制造厂外,人潮涌动,车来车往。刚下班的工人,成群结伴,齐刷刷朝着路边的美食摊走去,一日的辛苦劳作仿佛就只为了这一顿的饱食。
道路尽头的“阿牛烧烤店”,烟雾缭绕,正如火如荼地运行着。
老板阿牛身材肥硕,却手脚麻利,只见他从一堆串好的肉串里,捉起适当的一把,放在烧烤架上,一字排开,翻转、刷油、涂抹,动作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不一会儿,一串串色香味俱全的烤串就新鲜出炉了。
老刘领着两徒弟,小林和小张,选了一张最干净的桌子坐下,朝着牛老板大喊:“牛老板,来20串牛肉串、20串羊肉串、10串牛板筋、5串烤鸡翅、还有玉米蔬菜什么,随便来10串。快点啊,都饿晕了!”
“好嘞,马上!”牛老板用脖子上挂着的毛巾边擦着满脸的汗水,边热情地回应着。
“年轻人,脑子要机灵,眼里要有活,手脚要麻利,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当初我也是从调机员做到主管位置的,工厂这种地方,来之前就应该知道,脏苦累。所以不要有抱怨,干不了就早点走,干得了就踏踏实实地……”
牛老板把烤串端上来的时候,老刘正在给两位徒弟上思想教育课,小林跟小张正襟危坐,乖乖地喝下老刘熬下的“心灵鸡汤”。
牛老板随意地插入这严肃的氛围,说:“老刘,这几串肉块大,烤的火候正好,特意留给你的。”
“不愧是牛老板,会做生意,不白费我常常帮衬你。”
“哈哈哈,怎么敢忘,要是没有你这样的老顾客,这烧烤店哪里存活得下去?”
“你的手艺方圆几百里,无人能及,不帮衬你帮衬谁!”在职场混迹多年的老刘,能说会道,轻松就接住了话匣子。
“这两位是?怎么从来没见过?”
“哦,小林跟小张。我们村的,正好最近工厂缺人,就把他们招呼过来了。”
略显青涩的小林跟小张不知道该说什么,就朝着牛老板笑了笑。正巧牛老板媳妇在呼喊他:“老牛,有客人下单了!”所以不用等他们化解这尴尬的气氛,谈话就自动结束了。
老刘接着刚才那个谈话:“你们爸妈把你们交给我,我是要对你们负责的。5年前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只是单打独斗,根本就不认识人,也没人教。”
老刘说得正起劲时,发现自己没吃,这两大小伙子压根就不敢开动,赶紧扯着嗓子喊:“快吃快吃,两个大小伙,害羞什么!”
看着两位徒弟拿着肉串大口地啃起来,老刘才彻底安心。拿起一串微凉的牛板筋,津津有味地吃着,味蕾瞬间就被征服了,把灌鸡汤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果然还是这种市井小巷,苍蝇小馆里,才能出来人间美味。”
“牛老板的手艺真的没得说,要是哪天不想干了,我就在这厂区门口开个烧烤店,自己当老板,逍遥自在,还不用受窝囊气,背莫须有的锅!”
“其实,我烧烤的手艺也不输牛老板。”
“到时候,你们俩也来入股,咱仨老乡携手干番大事业。”
老刘的畅想,对小张而言极具诱惑力,他是个管不住的男孩。让他一辈子跟机器打交道,压根就不可能。
在社会奋斗几年,依旧一事无成的他,听家里人的劝,投奔老刘,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要是能自个当老板,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他立即响应:“好啊,刘哥,当时候出钱还是出力,随叫随到。”
“小林,你呢?”
“我听你们的吧,刘哥。”小林是个老实巴交的孩子,没啥主见,要是有人带路,也不妨一试。
烧烤桌上其乐融融,一扫起初的严肃,一个话外题,就让这三个老乡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吃饱喝足后,老刘扬扬手,让两个小伙子先回去休息,别耽误明天上班。自己则要返回工厂,还有很多事等着他这位车间主管处理。说完,便佝偻着背,顶着落寞的身影,朝着厂区大门走去。
“小林,几年没见刘哥,感觉苍老了不少。”
“嗯,好像是……”
2
没想到没过多久,在老刘28岁的生日上,小张跟小林就扎扎实实地感受了一番老刘的手艺。
说是生日聚会,人也不多,就仨。别看老刘学历不高,凭着一己之力,一路打拼到车间主管的位置。不过真心朋友没几个,都是萍水相逢、泛泛之交。相比于那些或老奸巨猾或各怀鬼胎的同事们,还是这两个同乡比较值得结识。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情怀吧。
老刘住在公司的员工宿舍,单人间,这是到达一定级别的员工才能分配到的。一进门,一张小床,一张桌子,一个衣柜,没了,简陋至极。反倒是阳台上的烧烤架,以及形形色色的酱料显得格外抢眼。
老刘说:“平时工作忙,没啥爱好,不爱抽烟不爱喝酒,就好这口。”
小张跟小林正打算撸起袖子帮忙之时,老刘拦住这两小伙说:“该玩游戏玩游戏去,今天刘哥包了。”
小张嘴甜,夸下海口说:“那不成,今天你生日,你是大爷,得好好躺着。至于烧烤,我俩都能包了,没有问题的。
小林嘴笨,连连点头说:“对!”
老刘望着这两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小伙子,直接提议来场比赛,谁烤得好,谁就承包了今天的烧烤摊。20分钟后,小张和小林,一个烤得焦糊糊,一个烤得半生不熟,而老刘真的是有两把刷子,烤得焦黄鲜嫩,刚刚好。
两人露出满脸的崇拜,说:“跟着刘哥混,有饭吃。以后咱烧烤店,就叫牛上加牛,比那个牛老板的还神气。”老刘听得乐滋滋,烤得也香滋滋,小伙子吃得美滋滋。
春去秋来,一年很快就过去了。烦闷枯燥的工厂生活,是真的跟时间在“赛跑”,早8点晚8点,一周无休,一个月两休,一放假就想去见周公。到老刘宿舍去嗑嗑瓜子、吃吃烧烤、唠唠理想,灌灌鸡汤的日子,越发地少了。
不过在老刘的悉心带领下,小张和小林有了飞跃的进步。小林老实肯干,喜欢跟机器打交道,几乎把车间里所有的CNC机台摸得熟透了,入职满一年的他,绝对可以说是所有调机员中的佼佼者。
小张就差点,不过好在人机灵,嘴皮子溜,跟各个工位上的人都能称兄道弟。老刘直接让他当起调机组的组长,负责联络沟通各个部门。这算是物尽其用的一种方式吧。
最近工厂接了几个大项目,老刘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作为车间主管的他,事事亲力亲为,现场督工,指挥各组之间有序合作。有时情况紧急,还会下场修机器。
小张和小林每每看到老刘憔悴的面容、疲倦的身躯,总会私底下议论。小林说:“成功果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张说:“要是让我像刘哥,餐餐不对点,日日加班熬夜,我还是宁愿当个小喽啰,起码能按时下班。”
今天是这3个月里,老刘难得一见能在晚上8点准时下班的一天,他拉着小张和小林就赶往牛老板的烧烤店。
“老刘,稀客啊!好久都没来了。”
“忙,实在是忙,忙得都没时间吃饭了。”
“说笑呢老刘,那么多手下,不就是你喊一句的事吗?”
“什么手下,都是打工仔的命。算了不说,照旧来几份肉串。”
“好嘞!”
看着牛老板烧烤时的英姿飒爽,小张不禁问:“刘哥,你说我们的烧烤店还有戏吗?”
滴滴滴……
还未等老刘回答,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