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家呼吁制止旅游开发中建设性破坏建造假古董 [复制链接]

1#

专家呼吁制止旅游开发中"建设性破坏"建造"假古董"


新华上海10月23日电( 张建松)“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留存了许多古老而具有乡土文化的木头房子,却在当地的旅游开发中被拆掉,造起了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古镇变成了‘假古董’,这种旅游开展中‘建设性破坏’现象亟待制止。”在上海举行的第5届中华战略文化论坛上,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萧功秦呼吁。


  谈起最近到贵州一古镇的旅游考察经历,他扼腕叹息说:“文物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遗存,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表现,文物的功能在于真实、生动、形象地保持了历史记忆,一旦拆掉重建,古镇穿越历史沧桑背后的深厚内涵便荡然无存。”


  近年来,在我国各地的旅游开发中,拆掉“真文物”建造“假古董”的现象屡有发生。“被誉为建筑典范的希腊帕提农神庙,历经千年只剩30多根石柱,没听说谁要去给它恢复原貌;举世闻名的椭圆形古罗马大角斗场,至今也仍是断壁残垣。这种对文物原状的尊重和维护,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底蕴,值得我国各地旅游开发学习和借鉴。”萧功秦说。


  萧功秦认为,文化如同生物体一样,是在千百年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长发育起来的,是经由无数社会个体与共同体不断尝试、适应、磨合而逐渐形成的,“自生长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根本特点。发展繁荣我国的文化,应大力培育文化的自生长能力与自生长机制,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利益冲动面前,自觉维护文物的“尊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