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监测农业数据相关部门获悉,我国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跌,一路下滑的猪肉价格,让老百姓获得了真正的实惠,以前二十几块钱一斤的猪肉,如今十块多点就可以买到,排骨以及其他相关肉品,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然而世事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落再落的价格让养殖户的心里不寒而栗,究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广州一家肉连锁销售店经理感叹到,猪肉的价格就犹如过山车,刚刚还在顶峰,下一刻就跌入低谷。回顾年春节的时候,猪肉价格受各种影响,愣是从十几元一斤涨到了近三十元一斤,差不多翻了一番,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也让消费者感到惊讶。可以说那个时候二师兄是走上了人生的巅峰,风光无限。也是专家口中所说的红利时代,养猪户,一头猪能赚到多的利润,一时间诞生了许多暴发户,被亲切的称为猪富翁。再看看当前状况,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惨”。
银河超市肉摊点售货员说,现在的猪肉又回到了十元时代,部位不同,价钱不同,但是最贵的也超不过25元每斤,甚至搞活动的时候都能卖到8.9元每斤。猪腿的价格也随之下跌,像排骨之类的产品,去年能卖到32元每斤,今年16块就卖了。
猪肉价格下降,最影响的就是养猪户,养殖户杨某表示,自己干养殖那是一片深情投入在里面,十年前他还是一个兽医,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他决定下海搞养殖,虽然前些年猪肉的价格也是起起落落,但是还有利可图,今年的猪肉价格实在是太廉价了,就连猪饲料都买不起了,甚至猪肉产出的价值都无法弥补饲料的支出,这样再坚持下去,会把老本都亏了,积蓄了十年的利润,就在这一次大浪潮的席卷下一扫而空,对未来的走势持悲观的态度。
广东某养殖户表示,早出栏是上策,虽然猪没有到出栏日期,但是延迟一天就亏一天,他已经决定改为养鸭,猪舍也在改为鸭舍,目前已经有1/3的场地改装完毕。他已经是第三次改养殖了,养什么赚钱就改为养什么。
养殖户林某,养了头猪,每天与猪在一起,把猪视为自己财源,猪舍里经常有蚊子苍蝇,他与爱人常常是忍受着难闻的味道,超强的体力,勤奋干活,一年能有几万的收入,也算是当地的致富红人了,老两口还想着用养猪的钱给儿子买房呢。不料,猪市如此不景气,而且前景渺茫。表示,把剩余的生猪出栏完毕后,出去打工。
猪肉价格就犹如炒股,越是价格高的时候越是有人挤破脑袋去做这件事,越是不景气的时候越是没人问津。年的时候,由于猪瘟过后,生猪的供应量不足,市场需求大,所以猪肉价格猛涨,而且增幅大的惊人,让人吃不起,国家连续出台相关政策和政府补贴,缓解猪肉价格抬高的压力。这个时候,很多人看准了这样的商机,纷纷投入养猪行业,社会一部分资金流入了养殖市场。都想在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捞一把,确实成就了一批猪富翁,改变了一部分人。可是市场是难以琢磨的,瞬息万变,此一时彼一时,起初供小于求,价格还是很高的,等这一批养殖户的猪都出栏的时候,一下子供大于求了,市场饱和了,猪肉的价格自然就又降了下来。
有数据显示,在年第二季度我国的生猪养殖规模已经恢复到了90%以上,说到这里,我们就不难明白猪肉的价格为什么下跌了。其实就是遵循了价值规律,就此轰轰烈烈的养猪热,开始走下坡路,而且以加速度的方式急剧变化,刹车都来不及。所以就造成了今天猪肉市场疲软,毫无生气的悲惨局面。温氏股份,机智农业这样的大养殖企业也感到无助。纷纷发声叫苦不迭。
把握市场规律,积极做出改变才是养殖户正确的选择。
人云亦云是失败的一大定律,市场不是一两个人说了就算的,它是不随人的个人意志改变的,说白了就是要保持清醒头脑,保持理性投资。这一年,注定不寻常,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养猪行业基本集体陷入亏损状态,畜牧业的低迷,导致了猪肉价格首次低于年来的最低价格。猪瘟后的养殖赛道,可谓是拥挤不堪,这给饲料业带来了春天,也直接推动了猪饲料价格的上浮。物价上涨,导致猪饲料的价格越来越高,而猪由于产能过剩,导致了供大于求,出现了好猪卖不上价格。养猪行业可谓是屋漏又遭连夜雨。
从市场获悉,谷物上涨了一半左右,豆类每吨上涨了元左右,水涨船不高的怪象,频频出现。市场规律是看不见的,但是又是有节奏的,周期长短也不一样。
整个行业遭受重创,总有一些人要熬得住,熬过去了就能看到起死回生的那一天,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养猪户,不能没有市场眼光,不能没有长远打算,更不能不算账,糊里糊涂,这就大错特错了,往往是看的别人挣钱了眼红,自己为什么就赔钱了呢?这里除了市场原因,还有养殖户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分析。
所谓成本就是猪苗,饲料,工资等方面。增效就是要加强养猪的各方面管理,从技术层面对猪实行精细化,精准化管理,细化到每一个环节。肉贵伤民,猪贱伤农。在这个节骨眼上,虽然无法阻止猪肉价格一泻千里的趋势,也改变不了每头猪赔~1元的事实,这个釜底抽薪的动作对养殖户来说是致命的。被摔下来,栽进了猪价低深渊的养殖户,经受了越压栏,亏损越多的恶性循环,即使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是无功而返。
江苏的老养猪专业户王先生,虽然这次也陷入了低价的深潭。但他对自己的未来还是鼓足了勇气,想拼一把,他说自己养猪是小打小闹,挣着零花钱还是没问题的,他在外地打工多年,一次回家偶然得知国家扶志养殖,还有补贴。这好事千年一遇,他决定改行,养起了猪。他虽然是一个汉子,却有着女人一样的细心,他说刚开始的时候,凭借着国家的补贴,养了10头猪,第一年就赚了一万多,尝到甜头的他,一发不可收拾,发动老伴一起干,扩大规模,这比出去打工强多了,而且还守着家,一举两得。干得如火如荼的他,突然遭遇非洲猪瘟,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猪死去,他心疼至极。与他一同干养殖的很多人纷纷放弃了养猪,只有他坚持了下来。用他的话说,坚持就是胜利,挺过来就好了。
养猪最费钱的事就是购买猪苗,价格不菲,如果能够自己繁育猪苗,那将省一大笔开支。所以,养猪户可以借鉴一下,自己养母猪,自己繁育。扩大母猪的年产出量,增加肥猪的出栏数。这里又涉及到了管理和技术的问题,比如照顾幼猪,在母猪生产的时候一定要操心,精心照顾。我国最大的养殖企业雏鹰牧业,全链条都是自给自足,这样来说,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如果是养殖数量少的户,最好自己干,雇佣工人的工资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如果省了,就相当于赚了。大型的企业,精细化管理是关键,不能人浮于事,上下同欲者胜。增强员工的责任心,老板也要在这个时候沉得住气,千万不能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裁掉那些拿钱多的有技术的人,他们手中的技术对于企业回暖起着关键作用,如果为了节省开支,盲目给员工降低工资,就是将错误进行到底的节奏了。
员工是一个企业利润的产出者,老板的愿望都是通过员工来实现的,比如猪场的消毒员直接决定了猪舍的环境,从大了说涉及到猪的防疫问题,间接影响猪的繁殖和出栏。饲料配比人员对猪的种群优化,数量多少都举足轻重。重视人就是重视企业,就是创造利润。
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能光想着有利可图才干,那样往往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歧途,科学喂养才能解决问题。饲料还是要喂养到位,否则为了节省成本,买一些低价的饲料,看起来好像是节省了成本,但是质量没有了保证,猪生长的慢了,出栏时间延长了,生病的概率增加了,猪的生育能力也下降了,到头来,遭罪的还是自己。真正的事实是在正确的阶段喂该喂的饲料,才能让猪的产出得到最大化,真正降低或者节省成本,然而这也是很多人难以悟到的地方。
针对市场需求,生出更优质的猪肉,针对那些品种不优,体弱多病的猪,要及时淘汰掉,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把一些隐形的损失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绝对优势。根据市场行情,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亏损,每天生猪能够长多少是衡量养猪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养的时间越长,体重也增加的越多,越快,相应的就会增加饲料的供应量。在这三者之间,其实有一个平衡点,在衡量饲料配重比例的前提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