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一天,乔布斯光着脚走进了雅达利公司,又一次到了老东家。这一次他穿着一身橘黄色的袍子,原先的长头发也剃光了,看上去特像个云游的僧人。公司看到都炸锅了,没想到他去了印度一趟,就跟出家了似的。
乔布斯见到首席工程师奥尔康,就问,我能回来工作吗?奥尔康说,当然可以!不过,为了公司内的和谐,乔布斯再次被安排上晚班,于是乔布斯又开始了颠倒黑白上班的日子。
而乔布斯的好朋友沃兹尼亚克,当时在惠普工作,也住在附近,所以他会经常下班之后去雅达利公司找乔布斯玩,后来俩人还玩出了名堂来。
年夏天,雅达利的老板诺兰·布什内尔,就是很欣赏乔布斯的哲学气息的那个人,做了一个决定,决心开发一款乒乓球类的单机游戏,让谁开发呢?老板想到了乔布斯。
他把乔布斯叫进办公室,在小黑板上画出了草图,然后叫乔布斯去设计,而且他还许诺说,游戏设计完了,你能得到一笔钱,而且如果使用的芯片少于50个,那么每少用一个,就会有一笔额外的奖金。
老板布什内尔可是人精,他为啥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乔布斯呢?其实布什内尔心里门清,他很清楚乔布斯不是一个很好的工程师,但是他猜测,乔布斯会去找沃兹尼亚克帮忙。老板知道,乔布斯的朋友沃兹尼亚克,是惠普很优秀的工程师,他一定能搞定这事儿,对乔布斯他可没报太大希望。
果然,乔布斯去找沃兹帮忙了,而且乔布斯说这个设计完,有一笔钱拿,咱俩可以平分收入,沃兹听了很兴奋,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可以设计一款游戏。但是乔布斯说,任务必须在4天内完成,并且要使用尽可能少的芯片。
乔布斯没有告诉沃兹,截止日期其实是自己定的,老板根本就没有说截止日期。之所以定4天这个时间是因为,乔布斯4天后要去一个农场摘苹果,不能耽误了自己玩儿。并且,乔布斯也没提到,少用芯片会有额外的奖金这事儿。
那这款游戏难度有多大呢?沃兹尼亚克后来评估说,正常来说需要耗费一个工程师几个月的时间,当时他觉得自己肯定完成不了,但乔布斯给他各种打气、灌鸡汤,让他相信自己,于是沃兹尼亚克4天没睡觉,完成了任务。
这4天里,沃兹尼亚克白天在惠普上班,上班时候就在纸上画设计草图,下班之后,随便吃两口晚饭,就跑到雅达利,在那儿一待就是一晚上。当然,一般这时候乔布斯也坐在旁边,给他打打下手什么的。
4天之后,沃兹尼亚克只用了45块芯片,就完成了设计。后来作者采访这件事的多个知情人,大家都说,乔布斯只和沃兹分了基本酬劳,而节省5枚芯片得到的奖金,被乔布斯独吞了。
直到10年以后,沃兹尼亚克才知道这事儿,因为雅达利公司出了本书,讲述自己公司发展历史,其中提到了乔布斯这个员工,把这件事也记录进去了,这就尴尬了。
虽然是件小事儿,但是这让沃兹尼亚克觉得很痛苦,他说,自己希望乔布斯当时能实话实说,如果他告诉我他需要那笔钱,他应该知道我肯定会把钱给他的,他是我朋友,帮助朋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说谎这个处理方式,在老实孩子沃兹尼亚克眼里,就是一种道德的瑕疵,让他觉得像是吃了苍蝇。
而且10年之后,这个故事被人写到书里了,乔布斯还给沃兹尼亚克打电话否认这件事,乔布斯说,我不记得做过这事,如果我做过这种事的话肯定会记得,既然不记得就说明我没有做过。
这本传记的作者采访乔布斯的时候,乔布斯当面对这件事的回应是说:“我不知道那些传言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我拿到的钱,分了一半给他,我跟沃兹之间一直都是这样的。沃兹年之后就没有在苹果公司做过任何工作,但他在苹果的股份还是和我一样多。”这话好像是还有点抱怨沃兹尼亚克贡献小,至于为什么沃兹尼亚克年以后就没有工作,这个我们后面还会讲。
那你说,这事儿会不会是大家记忆都混乱了,乔布斯真的没有少付沃兹钱呢?基本不可能,沃兹尼亚克和雅达利的老板布什内尔以及首席工程师奥尔康,都进行过核实,他们都亲口告诉他,每少一个芯片,就能得一笔奖金。
这件事不大,但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乔布斯的人格特点,他是一个非常善于耍手段控制别人的人,甚至不惜说谎。我知道好多人可能有些错乱,觉得这么一个大人物怎么这么不堪,不一定能接受这种冲突。
但其实这再正常不过了,我为什么说《乔布斯传》是本好传记就在这里,它比较真实的还原了人性。你不得不接受的一个事实是,大人物往往都更像乔布斯,而不像我们身边那些公认的“生活中的好人”。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黑暗三角”人格,指的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心理变态这三种负面的人格。
马基雅维利主义,指的是喜欢冷酷地欺骗和操纵他人,别人在他眼里就是工具;自恋,就是自私、虚荣、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变态,指的是冷漠无情、情感封闭,缺乏共情、羞耻、内疚等感情
心理学家发现,这三种特征是高度关联的,通常具备了一个特性,就具备了其他两个特性,比如,自恋的人往往也表现出喜欢操纵他人、以及冷漠无情的特质。
一般来说,这三种特质都非常明显的人,要么是大奸大恶,比如连环杀人狂什么的,要么就是个大人物,比如政治家,革命家,商业领袖。这两天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面有个人叫元载,就是黑暗三角人格的典型写照,这人怎么看怎么是个小人,但是这样的小人往往能成大事,元载最后官至宰相,妥妥的政治精英。
如果按我们普通人的道德观,我们会特别讨厌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一点都不真诚,满嘴跑火车,随时想的都是怎么操控别人,我们不愿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但是世界的复杂之处,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统治世界的大人物,通常不是什么老好人,而一个特别好的知心的朋友,通常未必能成事。
乔布斯自私自利,喜欢操纵别人,又没有基本的同理心,他找工作的时候,雅达利公司不要他,他就赖着不走,直到对方妥协,这个过程中他没有太多要面子的负担,这当然是一种心理变态,但这也让他这一类人,目标感非常清晰,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达成目标,普通人反而因为害羞、愧疚、要面子之类的情绪,让自己退却了,或者偏离了目标。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情感充沛、体谅别人的好人,不容易成功的原因。
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是两个极端,他是个掌握了专业技术的老实人,怎么看都像个好员工,一点都不像个好老板。所以,沃兹尼亚克说,如果没有乔布斯,我永远也创建不了苹果公司。
那说到苹果公司,它是怎么创立的呢?显然乔布斯不是一个愿意给人打一辈子工的人,他一边工作一边在寻找挣钱的机会。
70年代已经有了第一台个人计算机,名字叫阿尔泰,但这台个人计算机,跟我们后来理解的计算机是两个概念,它不过是一堆零部件,被焊接到一块电路板上,没有键盘,没有显示器,这就是计算机了。
但对于业余爱好者和黑客们来说,它预示着一个新纪元的到来。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看到媒体报道第一台个人计算机后,就开始研发用于阿尔泰的BASIC语言版本。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也非常感兴趣。
正好硅谷当地成立了一个计算机俱乐部,大概相当于一帮黑客,对计算机特感兴趣,大家想自己动手DIY一台计算机。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加入了俱乐部,而且沃兹尼亚克有了一个想法,他想设计一台终端机,就是不只有电路板,还要有显示器和键盘的一台小型计算机,沃兹尼亚克觉得,这才叫个人计算机,那个阿尔泰顶多算个半成品。
后来,沃兹尼亚克动手把电脑设计出来了,这就是后来的苹果1计算机。但是它当时使用的微处理器不是当时最先进的英特尔,他没那么多钱,他是花了20美元买了一个微处理器。这让苹果1代个人电脑造价很低廉,普通人都能买得起。
整个这台电脑都是沃兹尼亚克一个人纯手工打造出来的,买来一个一个的零件,挨个焊到电路板上,软件也是自己写的,所以早期的工程师都是大神,什么都会。几个月之后,年6月29日,这台电脑完成了,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用键盘输入的个人电脑。
这个过程里乔布斯没有参与,所以当乔布斯知道沃兹尼亚克搞出一台个人电脑来之后,他惊了。但是乔布斯强大的产品直觉,让他脱口而出,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台电脑能加一块磁盘做出存储器吗?当时的苹果1代电脑没有磁盘,也没有存储芯片。
乔布斯这时候展现出自己的特长,他打了几个电话,就搞来了几个英特尔的存储芯片,而且是免费弄到的,不管他怎么连吹带哄,总之他能搞定对方,让对方心甘情愿帮他,这是个本事。
电脑攒好了之后,他俩就带着苹果1去参加计算机俱乐部的会议,展示给其他的计算机狂热爱好者们看。这电脑一亮相就惊艳了全场,沃兹尼亚克很兴奋,给俱乐部的其他人讲设计原理,分享自己设计的心得,特别自豪。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又产生了一个很根本的矛盾,这个矛盾是什么呢?我们下期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