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人肉点读机!我用一套教材搭配俩工具,带6岁女儿识字个原创灵均嘛嘛小花生网
学习认字、进入中文自主阅读,这个过程是我家所有的学习中最无痛,也最顺利的一个。
本文由花友
灵均嘛嘛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不同于英语的没头苍蝇撞了好几年找不到出路,架子鼓的每天鸡飞狗跳,从识字,到进入自主阅读这个过程,是我和娃都比较舒服的,如今写出来,也是希望从识字这个过程中有所借鉴,能对其他方面的学习有所进益。
其实最开始学习识字,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不想给娃当人肉读书机了!
当时每天都会读个几小时,特别是碰到《神奇校车》这种,一本书各种小tips都要读还要解释的,一本书读下来就要半个小时,中间都不给休息喘息的机会,真的太累了!
当时总是会想,如果娃认字能自己看该多好,那样我就轻松了。为了以后更好的偷懒,我便开始了带娃识字阅读之路。
利用《四五快读》入门,识字量达到个
娃从三岁多开始自己看悟空识字(没有大人在旁边管,就自己看着玩),她很喜欢,但因为没有大人管,后来发现她很多字记错了。
我一想,你可以不会,但不能会的是错的啊,不然以后不好纠正咋办。再加上我觉得给娃读书好累,便因此开始了《四五快读》识字学习。
刚开始进展很慢,总觉得她还小,慢慢学来得及。就一周教两次,每次四个字,并按照记忆曲线进行复习。
断断续续学到第四册,来到了年的春节,娃跟着爷爷奶奶回了老家,又因为疫情长期滞留,之后好不容易回来了,我又病了,等我做了手术恢复过来以后,识字已经断了大半年了。
这段时间不光是识字,包括其他方面娃完全处于放羊状态,等我再次接手的时候,娃已经变成一个ipad不离手、天天看动画片不让看就又哭又闹的熊孩子了。
年8月份开始恢复学习《四五快读》从第3册开始,除了前面几课按照一天一课进行复习,后面按照四天学一课、每两天学四个新字的速度在往前推进,同时按照记忆曲线进行复习。
到第四册快结束时,我觉得这样速度太慢了,毕竟娃大了,可以加快速度了,所以变成每天学4个新字。
这是当时的学习日程表
这是当时的复习字卡盒
就这样每天只需五分钟,直到年11月底才彻底结束第6册的所有生字学习。《四五快读》一共有个汉字全部学完了。
我很开心,然后给娃测了一下识字量,顿时被浇了一盆冷水
这种熊瞎子掰苞米式的学习效果就是,只有78%的字被她记住了,而且之后可能还会继续遗忘。这可怎么办?
不急不急,反正娃还小,刚上幼儿园中班,整个城市的氛围也没有像北上广那样牛娃遍地走,所以不用焦虑,我们还有时间。
利用《学前快读字》巩固,效果一般
《四五快读》的故事册继续往下读着,再买一套《学前快读字》进行巩固,同时开始自主阅读绘本,多管齐下总会有效果的。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学前快读没有坚持下来,直到现在还停留在第一册,不知道为什么,当初的《四五快读》可以坚持下来,这个学前快读为什么我就坚持不下来了呢?明明学前快读里面的贴纸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呀。挠头想不通。
学前快读这条路没走通,但阅读这条路一定不能放弃。不然前期的识字就没有了意义。
自制任务卡,带娃无痛、流畅过渡自主阅读
学会了认字并不代表顺利进入阅读,娃在认字初期,还是不喜欢自己读的,原因嘛也很容易理解:
一是之前习惯了妈妈读给她听,这样多省事儿;
二是刚开始阅读,效果堪比哮喘病人发作,读的磕磕巴巴断句还不对,有几次我都怕她喘不上来气。
为了让小朋友能够感受到自己阅读的快乐,我采取打卡奖励、低难度慢慢过渡的方式,争取让孩子无痛阅读。
分享我设计的任务卡
下图为中文阅读卡的正、反面。正面为打孔面,背面是打孔条件要求。
除了中文阅读卡,还同时设计了英文阅读卡、画画卡,不过中文阅读卡是她完成的最快最多的,也能看出我们在中文自主阅读的道路上还算比较顺畅。
一张任务卡打满后,可以兑换一张奖励券,奖励券设计了很多种,后面还根据娃的要求增加了一些,这是最初设计的奖励券:
配合着打卡奖励,为了让娃觉得阅读是很容易很快乐的,因此早期给孩子选择的是难度特别~~特别低的《可爱的鼠小弟》系列,这套书图大、字少,一本书基本就一个句式,非常容易培养阅读自信心,而且故事很可爱,能吸引孩子一直读下去。
因为太简单了所以娃在拿到书的那天一口气读七八本书,要不是还有别的事情而不得不打断,她当天就能把整套书读完。
同时把《一亩宝盒》的一到四级让娃快速过一遍,这种分级阅读字数也是少的可怜,完全在射程范围内,配合着阅读打卡,完成得倒是不错。
还买了《迪士尼我能自己读》1-4级(后来闺蜜送了5-6级),这套书穿插在后面几个系列中看的。因为里面的许多人物是看过动画片的,孩子更有亲切感。
接下来,依旧是不能字太多,我就给娃选择了《巴巴爸爸》系列,先买了《巴巴爸爸经典故事》,之后陆陆续续把市面上能买到的《巴巴爸爸》系列都买了,这套书也是图大字少,一页中大大的图上只有一句话,但语句难度高于鼠小弟,接棒鼠小弟刚好合适。而且刚开始读书时娃会反复读同一套书。这一阶段的鼠小弟、巴巴爸爸她反复看了好多遍。
培养了些阅读自信心后,趁热打铁开始《青蛙弗洛格》系列故事,这套书一页已经会出现两三行字了,但内容难度依旧不大,我买的是四辑礼盒版,全套读下来后阅读的流利顺畅度、自主阅读意愿已经很强了。
当时同时买了几套书,其中一套《我爱阅读丛书》在我拿到手之后以为这个暂时不会被娃宠幸,因为字数大大超过了《弗洛格》,虽然每本都薄薄的,但已经是桥梁书了,而我对孩子的认知还停留在绘本阶段。
大大的没想到,这套书却被娃选中了,成为接棒《弗洛格》的下一阶段读物。但在读完蓝色系列30本后,并没有接着读黄色系列,而是重头又读了一遍蓝色系列。之后放下了这套书开始看其他的。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识字前给她读过的绘本坚决不肯自己读(似乎在她的意识里这些就是要妈妈读的),识字后新的绘本可以自己读(当然妈妈读更好)。
接下来的阅读我已经很少插手了,而且渣妈懒癌发作没有再为她做阅读计划也没有进行阅读记录,娃基本上是看到什么感兴趣的就读什么,家里有什么拿起来就读。
包括为这一阶段买的《日有所诵》《晨诵》《和朋友们一起想办法》《逗逗镇成语故事》《齐先生妙小姐》《阅读系列》等,有些都看完了,有些看了部分。
而且娃终于肯放过老母亲,之前读过的绘本也可以自己拿出来翻着读了,(但遇到非虚构类的书,还是喜欢妈妈陪着读)。
现阶段达成成就:识字量达成!开始由朗读转默读了
经过几个月放养式阅读,娃在读书上还是有些变化的,比如最开始读书时是大声读出来的,后来看的速度越来越快,嘴巴仍然在动但已经听不清说了什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不读出声了,只能看到眼睛快速的扫过,一会儿就翻了一页。
这次为了写文章,我观察了一下娃,发现还是有些小惊喜的,比如:
1.识字阶段性小胜利:年9月4日测试识字量逼近,已经达到我对于她上小学前的识字量要求。
2.解锁幼儿园小主持人成就:因为娃是整个年级为数不多识字、又在之前的幼儿园故事大赛中表现良好的小朋友之一(非北上广、非重点幼儿园,因此大家水平远低于小花生平均水平),被选中成为学期末汇报演出小主持人,娃和家里老人都表示很自豪很骄傲;
3.养成去了书店不回家小恶魔一只:去新华书店,买一壶茶,拿几本书,娃可以在里面呆一整天,还要爸爸妈妈不停催促要回家了下次再来,并且把她没读完的书买回家,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书店。
4.解锁妈妈看了会哇塞系列:今年娃的暑假很短(幼儿园暑期班结束只剩半个月就开学了),早上每天醒来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而是拿一本书开始看。有一天我发现她再看看中国历史,虽然我很怀疑她是否看得懂。
本来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希望能通过回忆这个过程,给英文学习找到一个能借鉴的方法。
1.同一阶段重点攻克一个内容,或者是识字、阅读、英文自然拼读等,多了的话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很累,反倒都不容易坚持下来。在进入中文自主阅读之后,我们的重心就转移到了英语启蒙上,虽然一直磕磕绊绊不算顺利吧,但希望能在小学低年级实现英文自主阅读。
2.记忆曲线是个好东西,但仅仅依靠记忆曲线也没有办法百分百掌握生字,还是要在实践中反复淬炼。有了四五快读的顺利进展,曾经想要用记忆曲线来记单词,但因为不像四五快读有现成的字卡,制作字卡又是一重麻烦事儿,就一直在计划而未实施。
3.前期积累很重要。在学习《四五快读》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有读绘本,且之前当做玩游戏一样看了一段时间的悟空识字。有了积累又有兴趣,后面开始学习识字就比较顺利了。而英语一直在启蒙期的原因大概也在这里:没有每日输入的前期大量投入,直接开始上课一样学习,导致娃兴趣不大。
4.父母的投入程度很重要。如果你对一件事情不感兴趣,而是纯粹靠责任义务这些来支撑,很难坚持的,太为难自己了。找到做事情的乐趣与意义,才能坚持下去。
原标题:《不想做人肉点读机!我用一套教材搭配俩工具,带6岁女儿识字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