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闲话老白天才兼学霸 [复制链接]

1#

不可否认,老白首先是个天才,然后还是个学霸。别看平时老白爱游玩、爱喝酒,喜欢听曲唱歌,一副资产阶级小资情调的样子,但是架不住人家既聪明又比你努力啊!

天才不是你想学,想学就能学,天才真是与生俱来的才能。据老白回忆,他才七个月大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有一次乳母抱着他在一面屏风前玩耍,屏风上题有大概如《论语》之类的名人名言,乳母的早教意识也比较强,就指着屏风上写的“无”“之”两个字教他,老白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还真就记住了。过几天乳母抱着老白再次走到屏风前,她问七个月大的老白,哪个字是“无”,老白就伸出稚嫩的手指指向“无”,乳母十分吃惊,从此老白天生聪颖的事就传开了,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家里上上下下以至于外来宾客,都会拿那两个字来考他,而且老白从来没认错过。

老白的家长估计也常跟老白讲“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故事,所以老白这孩子不仅天资卓绝,还偏偏十分勤勉克己。到了五六岁,别的孩子还在玩沙子,捏泥巴、掏鸟窝的时候,老白已经开始埋头学写诗了。到了九岁的时候,别的孩子还没背熟汉语拼音字母,老白就已经熟悉了声韵。十五岁的时候,老白听家里人说要想出人头地,首先要考个进士。他便开始发奋苦读,白天就学习辞赋写作,晚上就练习书法,抽空还要继续学习写诗,经常是头悬梁锥刺股,熬夜熬到大中午。可能是人长得帅就任性吧,老白从来不在乎自己的颜值,因为魔鬼式读书法的残酷训练,老白读书读得嘴巴起泡,舌头生疮,二十几岁就肌肉松弛、牙齿脱落、白发丛生,眼睛不仅近视还外加散光,看啥眼前都像有无数苍蝇乱飞。

那时候的科举考试,不但要在考场上写得一手好文章,也要在考场外赢得一些好名声,为自己加印象分,这样才能提升考中的几率。老白写的诗很多,他的诗名开始于我们都会背的那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那是贞元五年(年),十六岁的老白一个人去长安游学,想在长安闯出点名声来。他去的时候带上了自己在做《大唐科考命题作诗一百例》练习册里写的一些诗作,准备拜会当时掌管编纂国史以及为朝廷起草文告诏令的著作郎顾况,以便请顾老前辈对自己的诗作进行指点。老顾是当时的诗坛大哥大,这个人是很傲娇的,一般人的诗作他都看不上眼。那天,老白在长安城里打听了半天才找到顾况的府第,眼看着就要太阳下山了,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按理说,这个时候不宜再去登门,可那时候老白年轻啊,不懂得人情世故。他走到顾府门前就地上了名片,名片上的白居易三个字他写得极为工整,名片还附上了他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作。名片递进去了,老白就在门口傻傻地等着。正准备开饭的老顾听说又有人来访,心里是老大不耐烦,又看了看名字是“白居易”,不由得挖苦两句,“现在长安米加可贵了,还想白住在这里,大大的不容易啊!呵呵,又是个自以为是的年轻人……”说完,他漫不经心的地翻了翻附在后面的诗稿,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老顾读到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五律不由得说:“哎哟,我去,我以为这世上有才华的人都已经没有了,原来还有个白居易。”老顾突然像是捡到了稀世珍宝一样,立刻叫仆人请老白进来吃饭,他亲自给老白倒酒,并且把刚刚自己看轻老白的调侃之词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老白,他举起酒杯对老白说:“能写出如此之好的诗句,要想在长安居住下来,又有什么难的,老夫刚才的话,只不过是开开玩笑!小兄弟你可别介意。”接下来,得到了诗坛大佬老顾的大力赞扬和多方介绍,老白的诗名就在京城传扬开来。

贞元十六年(年),自长安扬名后,老白又潜心苦读了十年,这次他准备到长安考取进士。全国的年轻学子都集中在了这里,老白要和他们同场竞技,即便老白是天才少年,心里也没有底。但是,老白不仅熟读四书五经,又刷了那么多命题作诗题,得中进士也就在情理之中。不过毕竟头一回参加进士考试,老白还是很提心吊胆的,等到放榜那天,老白早早地就守候在那里,官差贴好榜单后,一群学子就围了上来,老白也立即在上面寻找自己的名字。终于,老白看见自己榜上有名,那感觉像是整个世界都在向自己点头微笑。按照惯例,新科进士要去慈恩寺大雁塔下题诗留念。于是,老白和各位进士一同前往,这天风和日丽鸟鸣花香,路上老白和大家互相寒暄,最后得知原来今年这批进士里,自己是最年轻的,老白简直是嘚瑟的不要不要的,他在大雁塔题诗时十分得意地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你以为中了进士后就走上人生巅峰了吗?图样图森破!在唐朝,进士只是敲门砖,中了进士后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会授予官职。贞元十九年(年),老白再次参加吏部的选官考试,考试分为博学宏词科和书判拔萃科,老白为了避祖父讳考了书判拔萃科,结果是毫无例外的中第,并被授予校书郎职位。校书郎职务比较清闲,主要是负责文字工作,简直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一根毛笔混生涯。不过,老白是有抱负的人,他并没有放松自己,而是在工作之余继续充实自己。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元和元年(年),老白校书郎的职位任期已满,唐代的校书郎是临时工,只有三年合同,合同期满就要走人。这时候宪宗上台,他准备广招人才,于是举办制科考试。制科考试是唐朝规格最高的考试,一般由皇帝不定期举行,考什么科目也是由皇帝临时决定,可以说是一场无法专门备考的考试。参加制科考试的考生,是由全国各地推选出来的,他们可能是普通百姓,可能是已获得进士、明经及第的人员,也可能是在职官员,可以说是全国优秀人才的一次大PK。制科考试录取分为五等,一二等一般空缺,三等便是最高等,而且制科考试最多只录取十来人,少的时候只录用一两人。为了迎接这个最高规格的考试,老白和好基友元稹一起搬到了京城的华阳观居住,每天关起门来读书,并且互相出题考对方。要不说老白是学霸呢,老白在猜题过程中萌生了一个想法,他搜集了当时的时事政治热点,出了一本大唐申论热点分析题集——《策林》,《策林》一共75篇,从时务政治出发包含了为君为圣之道、施政化民之略、求贤选能之方、整肃吏治之法、省刑慎罚之术、治军御兵之要、矜民恤情之核、礼乐文教之功等八方面的内容。成为了当时和后来应试者的范作而广为流传,当时的考生要去考试前必须人手一本。连题目都被老白猜完了,考试还会有问题吗?果然,老白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官升至盩厔县尉,正式从一个普通工作人员走上了领导岗位。

从携诗入长安,到进士及第,再到校书郎,最后官至县尉,老白全都是一次过关,充分展现出他的学霸气质,天才加勤奋成就了老白一路的高歌猛进。真是“天才不可怕,就怕天才也勤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